茂名市卫监所打造“以案说法”普法品牌
润物细无声 普法成效显
▲开展普法培训
茂名讯 自今年2月起,茂名市卫生监督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贯彻“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将普法宣传与日常执法相结合,普法宣传与重要节点相结合,普法宣传与新媒体相结合,通过“健康茂名”公众号推出“以案说法”系列宣传,让普法知识以更深入、更便捷的方式延伸到人民群众中去。
边执法边普法 解决“一层纸”问题
“有部分新开办企业的经营者对相关卫生健康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茂名市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一科科长李永玲提起在今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专项中办理的一宗“公共场所经营者未按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案件时说,“我们注重培养监督员普法宣传能力,把纸面上的法律知识通过‘唠家常’‘聊天答疑’等方式‘掰开揉碎’讲给群众听。”
今年8月18日,茂名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根据国家“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工作要求,到茂名某酒店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发现该酒店的客房给顾客提供了可重复使用的塑胶拖鞋,但该酒店未设置非一次性拖鞋的清洗、消毒、保洁场所和设施,未能提供顾客用塑胶拖鞋的清洗、消毒记录。
经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现场调查和取证核实,酒店负责人承认重复使用的拖鞋没有消毒,只是在房间用自来水冲洗之后就给顾客用。经过监督员现场普法教育,该酒店负责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做法,当日将各客房使用的塑胶拖鞋换为一次性拖鞋,停用可重复使用的塑胶拖鞋,改正违法行为。
不仅如此,针对依法执业、饮用水安全、餐饮具安全、职业病防治等社会关注及群众关心的问题,茂名市卫生监督所通过行政检查、专项行动、投诉调查等途径,多渠道向监管对象普及医疗卫生、职业卫生、传染病防控、学校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相关法律法规,共现场普法8672人次。
将普法送上门 解决“一厘米”问题
“职业卫生监督的核心不是处罚,而是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将职业病防治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茂名市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监督科科长袁海东如是说。
今年6月8日,茂名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某医院依法开展放射卫生监督检查时发现:黄某自2022年11月10日起至检查时一直在该院从事放射诊疗工作,该院未能出示黄某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放射工作人员证》。卫生监督员即时制作现场笔录和询问笔录,同时取证相关证据。该医院在检查后迅速整改问题,安排黄某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办理了《放射工作人员证》。
在对违法案件进行查处过程中,执法人员通过送达并解读行政处罚文书,向违法违规当事人说明其存在的违法行为,适用法律法规处罚的依据等,让当事人在接受处罚的同时也接受相应的普法教育,逐步加强自我管理,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整改落实到位。
“这是一个及时开展现场说法的典型案例。”袁海东说。
自2022年以来,茂名市卫生监督所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宣传与重要节点相结合,“送法上门”实现“普法零距离”。结合“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医师节、《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世界水日、国家宪法日等普法宣传节点,通过现场设点,进学校、进企业、进广场、进社区等方式,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答疑解惑,累计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现场解答疑问800多人次。
线下融合线上 解决“一分钟”问题
“一次工作就是一次普法,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当中。”提及推出“以案说法”系列宣传的初衷,茂名市卫生监督所所长刘玲如是说,“现代人离不开手机,在线上‘普法一分钟’,效果不比线下普法差。”
今年以来,茂名市卫生监督所不断强化普法工作意识,以保障群众健康、推进普法实效为目标,大力建设并推出“以案说法”普法品牌,将普法宣传与新媒体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健康茂名”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型传播媒介,以讲好卫生监督故事为主线,积极宣传卫生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监督典型案例,共发布各类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宣传报道51篇,其中省级媒体18篇,形成了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朋友圈普法”新风气,让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入心入脑。
“自‘以案说法’普法宣传以来,已发布9期案例,涵盖卫生健康各个方面,社会反响良好。”刘玲表示,推出“以案说法”系列宣传以来,与新媒体建立信息沟通及新闻合作机制,发挥媒体优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高效普法。在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队伍法治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努力打造在执法中普法、普法中执法的良性互动新格局。
截至今年9月,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共派出执法人员14422人次,依法查处各类卫生健康违法行为案件653宗。
边执法、边讲解、边普法,茂名市卫生监督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出“以案说法”系列宣传,提升执法普法宣传实效,助推医疗卫生行业高质量发展。
(吕瑞生)
栏目:强法治 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