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荔湾党建引领公卫建设“新路子” 逸仙探索医疗帮扶长效机制 救死扶伤“不放假” 图片新闻 微新闻

当前版:第2版:新闻
PDF原版下载
新闻
02

荔湾党建引领公卫建设“新路子”

区委书记区长“挂帅” 完善三级公卫协调指挥机制

谭斌

广州讯 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健康福祉放在首要位置,大力解决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偏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患者看病就医体验差等一揽子难题,有力破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瓶颈,惠及荔湾百姓。2022年度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中,线上调查居民满意度99.09%,位列全市第一。

党建引领公卫建设“新路子” 人民健康有医靠

荔湾区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卫生协调指挥机制,区委书记任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第一主任,区长任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主任;各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主任分别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担任,对公共卫生工作协调部署、统一指挥。各街道均建立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为主导,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党员、志愿者、居民骨干等共同参与的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架构,并完善重大突发卫生事件全链条应急机制。同时,示范带动、全面推进“五好”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花地街道在全市首创企业(立白)楼宇公共卫生委员会,金花街道打造街道“卫健公益联盟”,岭南街道构建“一网双联三队伍”健康服务模式,全力为社区健康保驾护航。依托“党旗红”项目,开展“十院百医”老年人健康检查服务提升工程,增设多个社区流动体检点,提供同质化体检服务,对行动不便老人主动上门体检、健康随访。截至8月,全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人数79521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52.23%,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21个百分点。

提档升级当好专业“守门人” 群众就医不走远

一是硬件设备标准配齐配新。争取各级资金支持,区卫生健康局联合相关部门、街道多方发力共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荔湾区已完成“一街一中心”的建设任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达标率达9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容貌焕然一新,就医环境显著改善。医学装备方面,DR、生化检验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等一批医疗设备已经配置到位,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大提升。二是专业队伍建设渐优渐强。多措并举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荒”难题,今年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满编招聘,234名人员入编上岗,111个岗位陆续到岗;选拔30名“优才计划”青年干部充实基层一线;推进岗位分配管理改革,增加中、高级岗位26个。同时,增补专项经费4000万元,提升编外人员薪酬;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在2022年基层公卫服务项目省级评价中,荔湾排名珠三角片区第12名,同比提升17个名次。在提升队伍能力方面,建立全员培训机制,开展全区全科护理科技“大练兵”,实施“结对帮扶”,促进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今年以来累计完成全科医护菁英初阶、进阶培训180人次,参加全市基层医生全科能力提升工程三年培训(BMJ)231人,促进了全区整体服务能力提升。三是家庭医生服务用心用情。创新探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工作“646”模式,桥中、彩虹荣获市五星级家庭医生团队称号。截至8月,家庭医生签约58万余人,全人群签约率达51.9%,较2022年底提升近1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91%,计生特殊家庭签约率达到100%。签约对象的信任度、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高,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

群防群治筑牢安全“防护网” 全民健康素养有提升

一是着力促进全民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五进”活动,结合爱国卫生月等开展8场大型线下主题宣传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宣传材料约6.3万份,通过“健康荔湾”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128篇;举办健康科普演讲、健康教育技能竞赛和居民素养知识竞赛活动,扩充科普志愿者队伍,累计创建58262户健康家庭,203户健康示范家庭,提高群众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提升自我保健、合理就医的能力。加强夏季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是加大疾病预防监测。开展省级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提升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升级改造1间PCR实验室,扩充建设P2实验室和病原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单日最大检测量可达1620人份。26间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均设有公共卫生科室,20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挂牌街道疾控中心,成立应急队伍,打造“1+1+6+N”区-街一体化应急管理新模式,即1个统筹管理应急专班、1个应急专家技术支持小组、6个区级应急大队,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效处置。三是全面提升应急救治能力。加强重症救治能力和传染病救治网络能力建设,荔湾区人民医院重症救治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增加重症救治床位128张,增配救护车24辆,落实“一中心一救护车”配置,为全区患者提供更快捷、高效、有序的急救服务。

互联互通加装信息“增速器” 智慧医疗更便捷

一是探索城市医疗集团新模式。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区人民医院和中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共建中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康复病区,将增加基层床位35张,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二是持续推进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区智慧医疗一体化平台建设,增配随访包76台、读卡器400个,建成基层卫生机构统一的HIS诊疗系统、电子病历、公卫系统、影像系统、检验系统,机构间数据实现互通,并接入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区块链平台,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评分从48分上升到84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加高质高效。三是优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加强监督互联网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和事中、事后监管,目前全区共有22家互联网医院,每天服务约300人次,充分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

(谭斌)

栏目:抓党建谋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