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反复头晕或与“耳水不平衡”有关 做影像检查不必谈“辐”色变 喝茶方式不当增加患癌风险 “红眼病”对视会传染? 是误区!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做影像检查不必谈“辐”色变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魏倩

很多人都有过影像检查的经历,如X射线、CT、PET/CT等检查。这些检查的房间外,张贴有辐射警告标牌,很多人都有疑问:这些带着辐射的检查手段,究竟安全吗?下面就此谈一谈。

辐射剂量基本在安全范围内

辐射是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传播能量的统称。根据电离能力将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非电离辐射能量较低,是不会产生电离作用的辐射,包括紫外线、热辐射、可见光、无线电波和微波等。

电离辐射能量高,能使原子、分子产生电离,使不带电的物质在射线的作用下变成带电物质,主要包括了X、β、γ射线等。X射线正是放射检查仪器所用的射线。而医院里各项放射检查仪器只有当其通电时才会对其中受照射的物体产生电离辐射。

目前认为,辐射对人体存在影响,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暴露于辐射之下就一定产生严重后果。因为从宏观来讲,辐射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受几方面的影响:辐射的类型、暴露辐射的剂量、方式、时间等。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建议,公众因为工作和生活引起的年辐射剂量应当限制在5mSV以内。随着医学不断进步,在满足治疗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家也在不断探究降低影像检查的辐射量。目前,低剂量DR扫描技术可将辐射量降至1mSV水平,CT在2-15mSV之间。并且这只是设备放出的水平,人体接收到的辐射量要远低于设备放出的辐射量。X射线、CT、核医学检查等虽然存在辐射,但单次检查的辐射剂量并不大,在安全许可的范围内。

此外,医院也有一些影像检查没有辐射。其中,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就是核磁共振(MRI),这种检查虽然名字里有“核”字,但它的原理与“核能”无关,而是利用磁场成像,所以没有辐射。超声检查同样没有放射性核素参与,而是基于超声波技术进行成像的,因此不存在辐射问题。

调整饮食快速减少辐射影响

以大部分患者看病、体检接受影像检查的频率,是不需要担心辐射过多的。但也有些患者因为疾病情况等特殊原因,一定时间内接受较多次数的检查,这时可以通过饮食等方法降低辐射的影响。

1.多喝水,多喝绿茶

检查后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的频率,尤其推荐多喝绿茶。相关调查显示,经常喝茶的人受辐射损伤较轻,血液病发病率较低,由辐射所引起的死亡率也较低。茶叶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电离辐射的危害。

2.补充营养素

蛋白质是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物质。当机体受到放射线的损伤时,蛋白质就会分解、断裂,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也会遭到破坏。因此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减轻放射线对身体的损伤,促进机体的恢复。

人体受到放射线的损伤时,糖原生成及储存功能会受到破坏,而且胰岛素的活性也会下降,所以可适量补充葡萄糖。此外,果糖的防护效果最好,减轻放射线引起的肝损伤,果糖与叶酸和维生素B12合用时,可使照射机体的红细胞增加。

人体受到X射线照射后,身体组织和血浆中的维生素C含量会降低,故做完射线检查的人员应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参与细胞间质的构成,从而保护了细胞间质的完整,还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的产生,以抵抗放射性损伤对人体的危害。维生素PP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维生素B12参与细胞再生与造血,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成分,此外,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使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因此可以适量补充这类维生素。

接受较高剂量放射检查后,应适当增加体内必需的脂肪酸,这对防护放射损伤是有利的。橄榄油和花生油有防护放射损伤效果,不饱和脂肪酸对放射线损伤有一定防治作用。

3.少吃含碘食物

接受CT增强检查后,忌食含碘多的食物及药物,如海带、紫菜、昆布、黄药子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