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 防暑防燥莫贪凉
今年的8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它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天气由热开始转凉,但是立秋之后仍有一“伏”,中午热、早晚凉,“秋老虎”依然存在。在这夏秋相交之际,养生显得尤为重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寇吉友提醒:立秋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此时的养生应以“养收”为主要原则,注意防暑莫贪凉,保持心情愉悦。
立秋养生“三原则”
立秋后,天气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但又秉夏季酷暑的炎热,寒热交蒸,上热下寒,湿气蕴积。所以在立秋节气交变之际,人体表现为复杂的寒热错杂,湿热交蒸之象。如不顺应时令,则容易出现伤暑发热、腹泻乏力、感冒咳嗽等症。
立秋养生有三大原则:一是宜防暑除湿;二是忌寒凉;三是宜润肺敛神。具体来说有几点:一要顺应四时,做到早睡早起。二要精神调养,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遇到伤感的事,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三要饮食清淡,立秋早期不宜蛮补,应逐渐增加滋阴润肺食物,如芝麻、糯米、蜂蜜、枇杷、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四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空调温度或不开空调。广东地区气温仍然炎热,但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若一味贪凉,可能会出现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情况。五要根据体质、气候适当调治。可分阶段服用一些解暑除湿、润肺健脾、益气生津的药茶药膳等,以及使用艾灸、熏蒸等理疗手段调整体质,以适应季节变换。
立秋养生有“五防”
防滥补。虽然自古有“抓秋膘”之说,但因立秋尚属长夏季节,湿气尚盛,不可过快进补,更不要蛮补乱补,要分清虚实体质进补。
防秋瓜。民谚“秋瓜坏肚”,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
防秋燥。此时,天气变得干燥起来,人体通常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甚至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以及大便干结等症状,应适当补水。
防加衣过快。俗话说“春捂秋冻”,夏秋之交,天气多变,秋季添加衣服不宜过快,不宜过多,最好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样才能减少感冒。
防过量运动。运动宜选择轻松和缓的项目,尽量避免搞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医学指导: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 寇吉友)
栏目:节气话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