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中成药 不能划等号
如今,许多中成药因其服用以及携带方便,用途广泛,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中药和中成药的区别,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中成药是纯中药制剂,其实不然。那么,中药与中成药到底有什么区别,中药汤剂与中成药能否同时服用呢?
中成药不是纯中药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根据中草药目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祛风湿药、行气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安神药、补虚药、泻下药等。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成为各种制剂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多种不同剂型。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目前,中成药加入西药成分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在我国批准的9000多种中成药里,有200多种属于中西药的复方制剂。比如维C银翘片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里,就含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抗过敏药氯苯那敏(扑尔敏),再比如降糖中成药消渴丸中含有格列本脲(优降糖)。因此,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中成药就是纯中药,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用药安全的五点注意事项
许多老年人往往数病相兼,病情复杂,去一次医院,常常是大包小包药物拎回家,有的是中成药,有的又是中药。作为普通老百姓,为了尽量避免药品给人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用药前一定要掌握以下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如果医生同时开了中药和中成药,要严格执行医嘱。具体何时以何剂量服用药物,医生会依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情况,制定符合患者的用药方案,并告知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是否可以同时服用等。如果对用药方法、用药剂量有疑问,应及时向医生或者药师咨询。
2.读懂药品说明书。拿到中成药后,首先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物的特殊服用禁忌、饮食禁忌、对症人群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再依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服用。
3.注意中成药的组成成分,避免叠加用药。如果发现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与中药汤剂的成分一样,同时服用可能会导致用药重复、药量偏大,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还可能降低疗效、增加毒副作用、引起过敏反应、影响体内酶代谢或破坏酶的作用等。若出现此类情况,使用该药品前务必咨询医师或药师。
4.避免盲目、长时间用药。不要错误地认为中成药和中药汤剂无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蓄积中毒。
5.避免经验用药和随意自行服药。用药前一定要知道用药的目的,诊断不明确就不能乱用药,更不能跟风用药。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中医药理论训练,对所选用中成药以及中草药缺乏认识,对自身疾病缺乏辨证,自行搭配药物可能会造成配伍禁忌等不良后果,带来用药安全隐患。因此,如果没有经过医生临床诊断,切不可自己随意服用中药和中成药。
栏目:实用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