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母乳——婴儿免疫系统的推进器 文明出行向随地吐痰说“不” 夏季吃瓜需谨慎 中药与中成药 不能划等号 紫苏全身都是宝  一药多用有一套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母乳——婴儿免疫系统的推进器

江门市中心医院 朱茗莎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没有任何配方奶能与母体产出的乳汁媲美。乳汁含有婴儿身体需要的所有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营养素,其中包括很多迄今尚未发现或尚未命名的物质。而且,乳汁可在一餐、一天和一年之中发生着微妙变化,以契合婴儿的需求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母乳也是婴儿的天然疫苗,在母乳中又以初乳最为珍贵。

婴儿的第一剂“疫苗”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尤其富含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是婴儿预防感染的第一剂疫苗。婴儿刚出生时,免疫系统的功能还不健全,很难抵御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病原体,防疫力主要来自母乳。母乳的保护作用主要来自SIgA。这是由母亲乳腺内的免疫系统提供的母源性抗体,当婴儿吃到母乳时,就获得了被动免疫。

大量研究证实,母乳哺育的婴幼儿,其中耳炎、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更低,这归功于初乳中大量的SIgA。同时,初乳中含有大量活性细胞,比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些生物活性成分也能让婴儿的免疫系统更强大。

降低过敏风险

新出生的婴儿其肠道发育还不成熟,肠道间隙很大,具有很高的通透性。一些外来的蛋白质很容易通过肠间隙进入新生儿的血液循环,诱发过敏。

初乳则能为新生儿的肠道带来一层保护,预防过敏发生。当初乳进入新生儿的肠道时,会把肠道的空隙填满,变成一道防线,能阻止大部分异种蛋白进入肠道。同时,初乳中含量丰富的SIgA还会与过敏物质相结合,将其排出体外。在初乳的保护下,孩子未来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会更低。

帮助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

初乳中微生物群丰富,可以帮助婴儿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不仅能抵御肠道病原体的感染,还能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因为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大约70%~80%的免疫细胞存在于肠道里,具体的位置是肠道内层的上皮细胞。肠道菌群的种类主要取决于婴儿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摄入的营养。

初乳中微生物群的种类很多,较丰富的是葡萄球菌、乳酸菌和链球菌,之后乳汁中的菌群种类会发生变化。婴儿出生3~4天后,肠道的菌群与初乳中的菌群类似,之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比例会升高。

同时,初乳中含有丰富的低聚糖,也就是人乳寡糖。人乳寡糖能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同时还有轻泄的作用,能促进胎便的排出,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的风险。

Tips:科学喂养注意事项

母亲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呢?

首先,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和母亲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无论足月儿还是早产儿,母亲第一次哺乳或吸乳开始时间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以及奶量密切相关。出生后即刻的肌肤接触能调节新生儿的体温,同时定植母亲皮肤上的有益菌。这些有益菌能帮助新生儿预防感染性疾病,帮助建立免疫系统。

其次,想要顺利实现母乳喂养,正确的含乳姿势尤其重要。孩子吃奶的时候,吸吮的不是乳头,而是含住乳晕的大部分。

此外,按照需要进行哺乳。“需”是母婴双方的,一方面是母亲觉得乳房有些涨,想要哺乳;另一方面是孩子有饥饿的表现。夜间至少要喂奶一次,因为血清中催乳素分泌浓度在凌晨3、4点是中午的一倍。对于一些贪睡的孩子,可以采用左右交替喂奶或者加倍喂奶,这样可以刺激母亲有更多的泌乳反射,增加乳汁的分泌量。

婴儿出生2周、6周、3个月时,生长比较快,对乳汁的需求量大,有时母亲会出现乳汁不足的情况,这其实是正常的现象。此时只要按需哺乳,婴儿饿了就让其吸,两三天后母亲的乳汁量和婴儿的胃容量就能达到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不要给婴儿添加水和配方奶,否则易导致婴儿不愿吸吮母亲乳房,这既不利于下奶,也容易出现婴儿乳头错觉、母亲奶胀等问题。

 

(设计:林栩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