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中风可防可治 健康生活是关键 夏季养生 重在健脾化湿 数次怀孕均流产  问题竟在甲状腺 月经“淋漓不尽”  警惕妇科疾病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夏季养生 重在健脾化湿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 吴树铎

初夏时节,雨水不断,气温上升,天气愈发闷热潮湿,身体受“暑湿”侵袭,容易乏力、困倦。夏季养生有学问,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医生吴树铎提醒,通过饮食和作息调整,可有效健脾化湿。

湿热蒸人脾易虚

春夏时节阳气升发,人体的气血会随之向外行走,中医称之为“气血外行”。气血外行后,中焦(上腹部)脾胃濡养相对不足,运化能力下降。脾虚生痰、生湿,痰湿内阻在中焦位置,会影响中焦的气机上升或下降的能力,即中医所说的升清降浊的能力。另外,脾气有濡养全身机体和精神的作用,脾气亏虚、气虚,身体的濡养不足,便容易出现困倦疲乏、头昏嗜睡、泛恶欲吐、胸闷气短、心烦多汗等现象。

夏季雨水多、湿气重,外湿可能会侵犯身体,影响身体向外疏泄的能力。通俗来讲,当外界的渗透压比较高,身体内的湿气排不出来,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加重,影响阳气升发和下降,以及精神和身体活动能力。不管是外湿还是内湿,阴性的湿邪会耗损阳气,阳气耗损之后人体功能会呈现不足的状态,容易出现疲倦、嗜睡乏力的症状。

自我调节除湿气

人们虽然无法改变外部的湿热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调节来缓解身体不适。一是在饮食上勿加重脾胃的负担,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减少耗损中焦或体内的阳气。二是改善作息,人处在良好的休息状态或有充足的睡眠时,身体内部可以进行自我调整,改善脾胃、升清降浊。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认为,岭南夏季湿气重,可以采用药膳食疗进行调节,选择一些健脾化湿的食材或是药食两用之品煲汤,帮助恢复脾胃的运化能力,去除体内的痰湿之邪。常用的扁豆、薏米、赤小豆、白果、陈皮、党参、茯苓、白术、春砂仁等食材,都可以搭配制膳。

推荐药膳:春砂仁鲫鱼汤。取鲜鲫鱼150g,春砂仁3g,陈皮6g,生姜、葱、精盐适量。将鲫鱼去鱼鳞,洗净内脏后,把春砂仁放入鱼肚,然后共同放入砂锅,加入大约1500ml水,大火烧开之后放入生姜、葱、精盐,文火再煮30分钟左右即可。这道药膳有醒脾开胃、利湿化痰的功效。

除了药膳,还可采用外治的方法赶走湿气,比如沐足。选择能够活血安神、行气祛湿的中药煎汤后沐足,全身有微微出汗即可。此方法可促进体内气血的循行,祛除湿气,还能调整睡眠,一举三得。

推荐沐足方:艾叶15g,丹参30g,花椒15g,夜交藤30g,生姜30g,煎水1500ml左右,可兑入适量冷水,等水温降至大约45℃,临睡前泡脚20分钟左右,全身微微出汗后,擦干双脚尽快就寝,保持充足的睡眠。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 池晓玲)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