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吃豆 健脾养肝
俗话说:“春吃豆胜过肉,预防三高还能瘦”。春季新鲜豆类大量上市,时令的鲜豆又嫩又香,正是营养品质最佳的时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郑艳华推荐两种“豆”,可在此时节适量食用。
白扁豆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胃经,是“脾之谷”。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运化失常而导致的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等。不过,白扁豆不宜多食,且一定要煮熟、煮烂后再食用,以免气滞(胀气)。推荐食用白扁豆粥,做法简单,可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女性白带增多等症。取白扁豆30g,粳米50g,白扁豆煮熟、煮烂后,大米煮开花即可食用,可加糖或盐适量。扁豆炒制后煮粥效果更佳,亦可加入新鲜山药、薏米等。
除了白扁豆,扁豆花也是少有的健脾良药。扁豆花性平,味甘淡,无毒,归脾、胃经。具有解暑化湿、和中健脾的功效。白扁豆花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泡水喝,这种方法不仅简单,还可以去湿气。除了泡水喝,扁豆花还可以用于制作馄饨汤。明代胡濙的《卫生易简方》里曾描述过一个治疗泻痢的方子:“用白扁豆花不拘多少,掸净不洗,滚汤淖过,和小猪脊膂肉,葱一根,胡椒七粒酱拌匀,将淖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饨,煮熟食。”具体的制作材料有扁豆花、猪肉、面粉、胡椒、适量调味品。将新鲜白扁豆花或干扁豆花洗干净,放入开水中煮开,留下汤汁。胡椒放入油锅中煎炸,再加入适量的调味品,与剁成肉泥的猪肉一起搅拌做成馄饨馅。将之前的扁豆花汤水和面粉一起做成面皮,将面皮与馅料包好,煮熟服用。扁豆花馄饨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适合脾虚湿气重,大便稀烂的人群。
豆芽
在我国,豆芽最先是以黑大豆作为原料,被《神农本草经》称为“大豆黄卷”,并被列为“中品”。早时豆芽首先用于食疗,其次用于道家养生。在宋朝时,食豆芽已相当普遍,且豆芽与笋、菌已并列为素食鲜味三霸。
一般认为豆芽均性偏寒,味甘,归脾、肝、胃经。具有清热透表、除湿利气的功效,适用于湿温初起,暑湿发热,食滞脘痞,湿痹,筋挛,骨节烦疼,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需要注意的是,鲜嫩的豆芽发好后,要及时食用,烹饪时最好快炒或水焯凉拌为佳,可以搭配姜丝、韭菜和醋一同食用。
春季适当食用黄豆芽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推荐食用黄豆芽粥。取黄豆芽150g,大米100g,盐、姜丝适量。将黄豆芽择洗干净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粥熟时加入黄豆芽、调味品等,煮熟后服食。适用于皮肤赘疣,粉刺满面,肌肤油腻,大便秘结等人群。
绿豆芽容易消化,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功效。将绿豆芽榨汁,加白糖代茶饮,可治尿路感染,小便赤热,尿频等症;将绿豆芽同鲫鱼炖服,可治乳汁不下;将绿豆芽与韭菜同炒或凉拌,可治老年及幼儿便秘,既安全又有良效。此外,黑豆芽炖排骨也是一道不错的汤品,取黑豆芽、排骨各500g,山药250g,调料适量。将排骨洗净、剁块,加山药煮烂后,放入黑豆芽,加入食盐、味精适量,煮熟后服食。可用于补肾壮骨,填精生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