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专题 11天救治 90岁重症患者闯关成功 家床病人是他们的特别牵挂 “兔宝”报喜 护佑生命 争分夺秒 与“坠”后时间赛跑 在非洲过中国年 守护乡村 手术台上的别样除夕 中医师的“幸福年” 热线“不打烊” 24小时on call

当前版:第3版:专题
PDF原版下载
专题
03

在非洲过中国年

王慧

▲援非医疗队员们一起包饺子

除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三位援非医疗队员在万里之外的非洲,跨越7小时时差,庆祝这个独特的中国年。

2022年7月24日,广医三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伟伟、儿科副主任医师谭岱峰和总务科高级中式面点师谢伟明厨师,作为广东省第32批(广州)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到达支援地点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支援工作。

“也是人生中不一样的一个除夕,算是奇妙的经历。”由于赤道几内亚与国内有7小时时差,三位队员在午后阳光最灿烂的时候吃年夜饭并进行新年倒数。他们通过视频连线,与国内亲朋好友共同迎接中国农历兔年的到来。

“如今和丈夫、在国外求学的女儿一家三口分布在三大洲,今年是要分开过春节了。”在赤道几内亚巴塔总医院支援的谭岱峰对于全家人都分开过年免不了有一些遗憾,但在外的她也并不是一个人,这个除夕,她将和队友们一起准备年夜饭。“每两人一组制作代表自己家乡特色的两道菜,大厨制作一道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菜,大家对自己能否做出好菜有一点紧张,更对队友们的‘拿手好菜’充满期待!”

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医院支援的王伟伟和谢伟明将在驻地和其他队员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写对联,庆祝这个对他们来说特殊的中国年。作为医疗队的“大厨”,谢伟明精心准备了一餐丰富且具有中非混合口味的新年大餐。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离开祖国半年之久。

“一开始语言是很大的沟通障碍,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彼此之间的默契逐渐形成,工作也顺利起来。”王伟伟说。

王伟伟到科室报到的第一天,就遇到一个紧急案例,立刻被安排去做一个子宫全切手术,“硬着头皮”上了手术台的王伟伟最终克服语言沟通不畅等问题,靠着团队跨越国界的配合顺利完成手术。

一次,产房在接生一名巨大儿时发生肩难产。正在查房的王伟伟,被一名护士拉着就跑进产房,看到产床上的产妇,王伟伟才明白发生的紧急情况,在她的主持下,最终新生儿顺利娩出,母婴平安。

“这里医院的设备简陋,人员不足,缺医少药,来看病的大都比较贫穷,再加上当地传染性疾病相对较多,疟疾、伤寒、艾滋病的高发,更是让当地居民雪上加霜。不少孕妇是多孕多产,分娩10次以上、剖宫产5次的,风险很高。”王伟伟充满同情地说道。

支援工作半年来,王伟伟不时因语言和文化习俗的不同感到困扰,但更多时候,她感受到了跨越国家、种族的相同的情感和力量。

每当她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手术,当地医护都会用西班牙语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对她表示感谢,甚至亲切地抱住她,给她一个热情的贴面礼。几位被她救活的孕产妇,感动地向她表示谢意和对她的喜爱。当听到他们用西班牙语说出“中国医生棒棒的”之类的话语时,她心中总是燃起“我是中国人”的爱国之情和自豪感。

在巴塔支援的谭岱峰所在的医疗队没有配备护士,她只能兼任医生和护士的角色,为患者诊疗之余,还要采血、检验和打针。面对医疗物资的紧缺,谭岱峰常常在工作之余,在医疗队驻地制作敷料和一些实用医疗器材。

凭借着二十多年儿科从医经验,谭岱峰改良当地新生儿医疗技术和器材,提升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有一次,一名早产儿没有自主呼吸需要紧急救治,由于当地医院没有呼吸机,谭岱峰在为小患者气管插管后人工通气两小时,最终成功救回这条新生命。在支援期间,她多次参与当地义诊,为贫病儿童免费诊疗,传达着来自中国医生的爱心。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