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爱卫运动“组合拳”
——佛山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堡垒
▲佛山市禅城区亚洲艺术公园繁花似锦,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疫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爱国卫生运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佛山主动作为,持续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佛山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坚持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全员参与;持续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等一系列“组合拳”,全面提升全市公共卫生环境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佛山,助力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堡垒,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增添动力、提供保障。
传承传统 擦亮爱卫品牌
佛山是一座有着爱国卫生运动光荣历史传统的城市。1960年,中央爱卫会在佛山召开全国城市爱国卫生工作现场会,佛山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红旗市”称号,“农村学稷山,城市学佛山”的口号传遍四方。1982年,省政府发文号召全省爱国卫生工作“城市学佛山、城镇学水东”。2001年,经全国爱卫办推荐,南海区派员到马来西亚参加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健康城市评估与展望培训班”,并在大会上发言。大沥镇曹边村成功入选全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的唯一基层试点。2008年,佛山南海区在实现镇镇都是国家卫生镇、村村都是省卫生村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健康村。多年的卫生健康创建工作,推动佛山市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
精准施策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扎实开展好爱国卫生运动,引导民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增强健康意识,科学防病,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拉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曲线、推后感染峰值,避免冬季与其他疾病叠加风险,能够极大减缓对医疗资源的冲击。
新冠疫情发生后,佛山市委书记、市长等多次强调,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做好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市爱卫会负责人走进社区,带头引领市民齐动手改善身边卫生环境。各区、各镇(街道)负责人都主动参与,并动员党员、志愿者和群众共同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市范围开展大清洁、大扫除,掀起活动热潮。
建立机制,落实部门责任。佛山及时调整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成人员,理顺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突出爱国卫生运动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周报、月报制度,部门联合指导巡查机制,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成效。
精准施策,部署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有针对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市开展以“四个整治一个宣传”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周活动”;结合病媒生物防制重点,开展冬季灭蚊灭鼠爱国卫生运动专项行动;在重要时间节点,特别是重点防控期和重大节日前后,开展以“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四害’孳生地”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夯实传染病防控环境基础。
把握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新内涵新要求。佛山推进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省级试点工作,科学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及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进健康城镇、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机关等)、健康家庭、健康企业等健康“细胞”建设,培育一批特色样板,营造健康环境,夯实健康城市建设基础;推进实施健康佛山行动,围绕《健康佛山行动(2022-2030年)》,紧扣健康广东行动28项考核指标和2030年阶段目标,落实责任分解,统筹各区、各有关部门推进实施十八个专项行动。
夯实群防群治基础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佛山不断强化市、区、镇(街道)、村(居)四级爱国卫生工作体系建设,强化基层网底功能,推动爱国卫生各项工作落实到乡镇基层。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动员优势,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营造卫生健康环境。推广周末大扫除、卫生清洁日活动及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有效措施,促进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党建引领,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基层社区治理相融合。充分发挥各区、各镇街、社区及村(居)网格化管理作用,利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契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基层群众,动员社区党员志愿者参与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入户宣传新冠病毒、登革热等疫情防控知识,向居民讲解灭鼠方法,引导居民自己动手,清理卫生死角,清除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保持居家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宣传引领,倡导群众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佛山结合纪念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活动,创新宣传模式,率先在全省开设中小学校爱国卫生教育网课,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以“爱卫有我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征文征画活动;在全社会首次发布《洗洗刷刷》佛山爱卫主题歌曲;推出“为佛山打CALL”纪念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系列活动H5交互游戏;开展爱卫主题展,在佛山地铁2号线禅城区湾华站设立主会场,在顺德区博物馆 、高明区文化中心、三水区图书馆设立分会场,营造“1+4”强大宣传阵容,利用新媒体开展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讲述爱国卫生运动历史,将“疫”时好习惯转化为“疫”后长效机制。
助推人居环境改善 打造生活品质标杆
佛山将爱国卫生运动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统筹协调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市、区、镇(街道)、村(居)爱卫部门四级联动持续开展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的一系列活动,以城乡垃圾、污水等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管护,以农贸市场、城镇老旧小区等场所为重点,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和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各区、各镇(街道)爱卫办联合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对辖区主次干道和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治理,清除垃圾杂物,发现一起迅速处理一起。城管执法部门以农(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为重点,采取由领导班子带头督导巡查、机动巡查和定点值守相结合的方式,整治环境卫生黑点。市场监管部门在全省首创实行“一人一场”日巡日报驻场制度,压实市场主体责任,指导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1110”制度,做好市场环境卫生清洁,全市农副产品市场全部实现驻场值守。
佛山还将卫生城镇创建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国家卫生城镇示范引领作用,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助力疫情防控。聚焦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市、区、镇三级联动统筹推进,开展短板弱项专项整治。城中村是巩卫复审的重点、难点,佛山创新工作方式,探索解决“脏、乱、差”问题,率先推行城中村巩卫“红黑榜”评比;发挥党建引领,筑牢基层网格管理,党员干部下沉村(居)挂点,加强村(居)网格力量。2021年,佛山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继续被全国爱卫会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南海、顺德两区的大沥、西樵、九江等13个镇(街道)也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并获得重新命名。
(作者系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