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困难面前 “医”不容辞
▲坚守一线的医务人员
2022年12月,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防控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中山市各级医疗机构的不少医护人员感染新冠发烧,可是困难面前,大家谁也没有退缩,短暂休息后就立刻返回岗位。他们一边妥善收治新冠患者,一边维护日常医疗服务,共筑守护生命健康的坚强后盾。
单独开设儿童应急病区
中山市博爱医院每天接诊大量发热患者,其中不少是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儿童发热门诊高峰时期每天达到1300多位患者。为了应对就医高峰,儿科医护人员尽可能不休息、不请假,实在发起高烧来,只作短时间休息就继续上班接诊。儿一科主任潘晓芬几天前出现身体不适,由于儿科急诊人手不足,她仍然坚持上班。潘晓芬说:“科室人员感染的很多,有的医生、护士已经连续高烧几天。作为医务人员,在这个特殊时期没得选择,再苦再难都必须坚持住。”
为了优化收治流程,医院于2022年12月12日单独开设儿童应急病区,专门收治需住院治疗的新冠阳性患儿,开科至今几乎每天都有50多个患儿住院。各科室医护人员接力支援。“任淑华等好几位医生护士,在结束方舱医院工作后就立即投入儿童应急病区工作。目前已有19位医务人员。”应急病区护士长范琼丹介绍。
“新冠病毒引起的患儿发烧,体温特别高,基本在40℃左右,退热也比较难,容易发生惊厥。”范琼丹说,病区配备抢救设施,事先从药房申请用药,及时保障患儿的救治需求。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小朋友,医护人员会随时监测其体温,准备好吸氧装置和镇静药。一些患儿精神状态不佳,不愿意吃东西,水分摄入不足,则通过补充液体来缓解症状。
儿二科主任王桂兰介绍,目前儿科住院部除儿科三病区外,其余五个病区都已经常态化接收需要住院的患儿,每天住院患儿超300人,最大程度保证儿童的健康安全。
各科室守望相助
在沙溪隆都医院,最近这20多天,部分医务人员也陆续经历了感染、持续的发热、疼痛、咳嗽……身体的病痛和工作的忙碌没有击溃医护人员守卫群众健康的斗志,医院没有一个科室因为医务人员生病而停止接诊,反而各科室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每当人事科在微信群里发布院内支援消息,总会有同事第一时间站出来,“核酸检测点,我去!”“帮忙打包配送药品,我可以!”
发热门诊是一支打不垮的队伍,6名医生8名护士,共14名“战士”,仅2022年12月11日一天,接待发热患者959人次。岗位的高风险让医护人员逐一“羊了个羊”,但大家“咬紧牙关互相鼓劲”,用实际行动保证科室的运转,守护一方患者的平安。
急诊科青年医生陈炎这段时间工作压力陡增,作为科室骨干的他,和居住在邻市的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妻子二胎即将分娩,可他也只能忙到每天抽空视频向妻子表达爱意和不能陪伴身边的愧疚。病了,在单人宿舍里自行“疗伤”,稍有好转立刻回归科室,让其他病了的同事也有“喘息之机”。患者多,来不及吃饭,他只能趁着间隙用泡面果腹,可这时120出车命令传来,只好放下手中刚吃了几口的面。在那个寒冷的冬夜,他一共出车9次,等到终于能够稍微歇息一下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
药剂科也在24小时不间断高速运转。一张张配药单纷至沓来,打印药单的机器声音久久未曾停歇。天气寒冷,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却奔走到汗湿衣背,“虽然我们开足马力,但还是让身体不适的患者们久等,真是不好意思了”,负责人陈炳兴懊恼地说,“只希望我们打包好的这一袋袋药剂,能让患者们尽快恢复健康。”
党员伉俪奔走抗疫一线
沙溪隆都医院内二科医生彭府和发热门诊医生曾伶俐党员伉俪同为科室骨干,双双奔走在抗疫一线。彭府可以说是“住”在科室,为年长的重症患者绞尽脑汁;曾伶俐从2022年11月起就被派往支援外市和兄弟镇街,结束支援工作后又迅速投入发热门诊的紧张工作中。他们和许多同事一样,已经完全顾不上家,孩子只能拜托老人照顾,然而家中老人也先后感染……
“他们同样是家里小孩的爸爸妈妈,家中老人的儿子女儿。可身披白袍的他们,为了更多家庭的健康和团圆而不懈努力着。”他俩的同事介绍,在岗位上,他们相互鼓励,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安抚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情绪。而面对孩子问“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家啊?”他们只能故作坚强地说:“快了,快了,过几天爸爸妈妈就回去。在家听话,照顾好自己。”
如今,医院不少医生带着“宝娟嗓”“水泥鼻”等症状上班。中山市近3万名医护人员,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坚守在岗位上,确保医院各项诊疗服务平稳运转。
(作者单位:中山市博爱医院 沙溪隆都医院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