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遍地蜗牛爬 千万不要随意碰
近期,高温天和雨水天交替出现,除了送来丝丝凉意,还送来让人“害怕又好奇”的大蜗牛,如拳大,如巴掌宽,随处可见。有些小朋友家也不回蹲在路边逗它玩;有些老师觉得“机会难得”布置观察蜗牛的作业;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人捡回家烹煮食用。
雨后出没的这种大蜗牛,为非洲大蜗牛,又称褐云玛瑙螺,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在路上看到非洲大蜗牛,千万不要摸、不要踩,更别想着捡回家吃。
有害生物 携带多种病原菌
在国内,厦门大学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早发现非洲大蜗牛的地点。20世纪上半叶,一位华侨从新加坡运回中国的植物中,无意夹带了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此后大蜗牛开始在厦门繁殖,并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区,成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这种“巨兽”以各种蔬菜、农作物、植物为食,对植物破坏性极大,已经被我国列为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雨后遇见它们,不要随意触碰,一只非洲大蜗牛可能藏有多种寄生虫。更可怕的是,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它们的黏液或粪便里,可能携带更多寄生虫和病原菌,特别要注意广州管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小孩免疫力低,如果因好奇而触摸非洲大蜗牛,更容易中招。
除了非洲大蜗牛,福寿螺、蛞蝓(即鼻涕虫)也是广州管圆线虫喜欢的中间宿主,因此而“吃”出问题的人,有的患上脑膜炎,有的因并发症去世。
不碰不食 避免感染注意卫生
专家表示,食用非洲大蜗牛危害极大,即便是煮熟也仍有风险。要想避免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具体要做到以下3点:避免破损皮肤、黏膜直接接触非洲大蜗牛的排泄物、黏液、组织,接触后应及时清洁双手;注意螺与食物的隔离,避免蔬果、沙拉等食物被螺污染;不要食用生的或半生不熟的被感染的螺肉,煮熟后的非洲大蜗牛也不宜食用。
发现非洲大蜗牛跑到家里,应该怎么办?如果是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如果是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戴上手套扔掉它,注意洗手消毒。
(郭倪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