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孩子鼻腔塞异物 及时送医勿自取 每天一定要喝8杯水吗? 末伏防病强免疫 祛湿清补首当先 霰粒肿非麦粒肿 延误治疗很要命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末伏防病强免疫 祛湿清补首当先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刘星

8月15日是三伏的最后一伏——“末伏”,此时为立秋之后,人们俗称“秋老虎”。夏秋交替,昼夜温差加大,人的抵抗力降低,感冒、咽喉炎、肠胃病等成为多发的疾病。对此,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岭南名医卫彦提醒广大市民:做好末伏养生,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

天气变化注意防三类病

感冒:末伏阶段昼夜温差较大,如整晚吹着空调入睡,很容易伤风感冒,还会伴有头重、腹泻等症状,尤其是一些阳虚体质的人群,会明显表现出畏风畏寒等症状。

咽喉炎:末伏后天气逐渐干燥,气温缓慢下降。机体若受凉,会出现咽部红肿,进而引起咽炎、喉炎等疾病。此时人们要多喝温水,食用一些滋阴润喉的食物,如银耳雪梨汤等。

肠胃病:入秋之后,人们的食欲会逐渐上升。但过量进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胃肠病复发加重。建议少食多餐,按时、按量吃饭,养成好的进食习惯,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祛湿热邪打好健康基础

末伏天气忽冷忽热,忽风忽雨,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三伏艾灸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末伏正处于夏秋之交,秉夏季之余热,抓住这个特殊的时期坚持做好三伏灸理疗,防止将夏天的暑湿之邪带至秋季、延至冬季,为下半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此外,人们可以在白天多晒晒太阳,入睡时做好保暖并坚持户外运动等来帮助自己顺利度过末伏。

白天晒晒后背。建议体弱人群,在白天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时候,晒一晒后背,滋补阳气。

夜晚注意保暖。建议人们要改变晚上入睡习惯,不要开空调,或者调高空调温度,并且按下定时功能;不要用冷水洗澡等,做好各方面的保暖工作。

勤做户外运动。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适当清补食平安“三果”

末伏还可适当清补,当以健脾、润燥养肺为重,饮食以平和清润的食物为主,不宜吃过多油腻食物。可食用小米、玉米、菠菜、鸡蛋、茯苓、芡实、山药等,这些食物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切莫贪凉饮冷,冷饮等带有大量的寒气,饮用太多,寒气易侵入身体,刺激肠胃,诱发肠胃疾病。日常补充水分建议喝开水,尤其是运动后以开水代替冷饮,开水能够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加速血液循环,让血管扩张,体内热气更易散掉。

另外,末伏期间可多食用平安“三果”,即柠檬、香梨、葡萄。

柠檬,生津解暑。柠檬富含芳香挥发成分,可以生津解暑,开胃醒脾。“秋老虎”期间可以用柠檬泡茶、入菜等。此外,柠檬还是一种化痰果,有祛痰功效。

香梨,润肺止咳。初秋正是香梨上市的季节,香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用于“秋老虎”所致的干咳、口渴等症,也可用于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

葡萄,补肝益气。立秋后葡萄上市,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是老人、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医学指导: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 卫彦)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