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加强基层医院科研建设 提升服务基层能力
本委讯 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研能力建设,联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以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广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强基项目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
近年来,各级财政先后投入600多亿元,全面提升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备设施改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格局。通过资源下沉,重点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疑难专科能力,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学科能力建设,盘活县域资源;通过同质化管理资源下沉、普通专科资源下沉、技术资源下沉、心电影像检验消毒供应等平台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守门人”能力和特色专科能力,让县域内偏远乡镇的群众在家门口乡镇卫生院享受到优质、高效、连续、综合的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提升县域内住院率和基层就诊率。实施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帮扶,全面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薄弱专科建设,做强“龙头”。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珠三角地区优质资源与县域医共体基层成员单位组团式帮扶,推动医共体内实行“六统一”管理。提升县域医共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能力及服务能力,做强基层,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多措并举 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陆续出台一系列倾斜政策吸引优秀卫生人才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努力缓解基层卫生人才紧缺问题。先后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六个一批”,打出“千医下百县”“百名首席专家下基层”“千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每年培训全科医生5580人”“每年订单定向培养2000名大学生”等组合拳,有效带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团队和医务人员的能力水平,基层人才队伍数量素质持续优化。到2021年,共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层招收培训全科医生40436人、定向医学生8605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3.12,为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平均培养全科医生23名,为每个县区平均培养定向医学生96人,成为我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培训的主渠道。2022年,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中医药局印发《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基层卫生人才评价模式,单独组建基层职称评审机构,单独设立职称评审标准,实行单列评审,引导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下沉基层。
示范引领 提升基层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高水平医院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优质医疗资源向薄弱地区延伸,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科研攻关。依托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中国广东慢性阻塞性肺病前瞻性队列研究,翁源县人民医院等12家基层医疗机构参与项目研究。积极开展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建工作,会同省科技厅、省药监局先后组织认定15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面向基层医疗卫生需求,构建辐射县、乡、村的协同创新网络及成果普及推广网络,加强适宜技术推广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培训,强化实时远程会诊和指导等网络服务,提升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科技支撑工作。一是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促进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平衡协调发展。二是继续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进一步扩大定向医学生招生规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培训和科技合作交流,完善基层人才评价机制,切实提升我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能力与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医院病例资源丰富的优势,针对我省常见、多发、地方特色重点疾病开展临床队列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国家、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科技成果及时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示范,促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四是加强临床科研资源整合共享,推动实验室研究成果、临床诊疗信息、生物样本库和临床大型数据库等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推动科研资源和创新成果下沉基层,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疾病防治水平,提升全省疾病预防与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省卫生健康委 供稿)
栏目:聚焦深化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