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要闻 广东:疫情不退 我们不走 省卫健委部署安全生产和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 牢记殷殷嘱托 贡献青春力量 仝小林工作室落户省中医院 广州首家“向日葵”亲子小屋揭牌 落实疫情防控 确保应考尽考 光明小天使救助项目启动 省医勇担使命 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 江门聚焦目标任务 做到“六个领会” 简讯

当前版:第1版:要闻
PDF原版下载
要闻
01

广东:疫情不退 我们不走

□朱琳 钟树奇 黄彬

▲广东队员在上海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黄彬 供图

40多天,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共完成检测超975万管,累计超4523.3万人次,几乎等同于把上海近2500万常住人口筛查了两遍;日均完成检测近23万管,占各省援沪核酸检测能力的28.2%。

300名队员来自广东省17家省(部)属医院和19个地市的医疗机构,平均年龄不到34岁,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42人。

他们日夜坚守,以快制快。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文慧虹说:“对于我们而言,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发现自己的工作速度比昨天又快了一点点,日检测量在大家的努力下不断提升。”

狠抓质量安全

4月2日晚9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副主任黄彬接到援沪通知,担任广东援沪核酸检测队领队。对于黄彬来说,怎样让来自217家医院的300名队员迅速、高效地投入检测工作,并保证队员零感染,成为当务之急。

这支队伍在出发前就成立了临时党委。在从广州到上海的飞机上,黄彬组织召开了首次空中党委会,成立6个党支部,把全队112名党员、6名预备党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4月3日深夜12时抵达酒店,黄彬连夜安排4月4日的大筛查任务。她打破省部属医院、地市级医院的界限,组建了28个检测小组。每组老、中、青合理搭配,确保各组实力相当,为团队作战、确保检测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至关重要,否则就是给疫情防控添乱。”黄彬提出,检测小组实行双组长负责制和质量督导制。每个检测小组设立行政组长和质量组长,行政组长负责小组日常运行、队员工作安排、与对口支援单位的沟通协调等工作,质量组长负责抓全过程质量控制。此外,他们在队内挑选8名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核酸检测质量督导员,在每个检测点开展质量督导工作,确保检测质量。

保证感控安全也是一大关键点。广东队建立了立体化的感控体系,由黄彬担任总指挥,4名党委委员担任指导成员,2名党委委员担任感控组组长,3名熟悉感控工作的博士、专家担任副组长。每个检测小组设1名感控监督员,负责落实感控要求,同时监督本组队员是否严格闭环管理、生物安全防护是否到位。感控组定期对感控监督员和队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全部队员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申报,并对实验室和居住酒店的环境进行监测等。

在援沪过程中,党组织领导下的核酸检测队作战有力,这让很多队员受到极大鼓舞,纷纷要求入党。黄彬介绍,在上海时,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113份、思想汇报60份。

跑出“广东速度”

 

在任务最重的时候,广东队对口支援上海市5个区8个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10个检测点。有些检测点的检测人员是三班倒,每班要连续工作8小时,如果两班倒,就是连续工作12小时。

来自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的李勇被安排上夜班。进方舱前,李勇不敢喝太多水,避免上厕所耽误工作效率。防护服、N95口罩、面屏、双层手套、双层鞋套,李勇与队员们在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中,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

为了提高检测速度,李勇与队员们放弃仪器自动加样,采用更为辛苦但速度更快的手工方式。他们在生物安全柜旁进行流水线操作,样本管旋开、手持移液器取样加样、拧紧,这套动作每小时重复1000次以上。拧核酸样本盖子拧到手肿无力,手腕被手套勒得破了皮,防护服里全是汗水,但队员们照常全身心投入工作。

凭借艰辛付出和过硬技术,广东队不断刷新检测量纪录。广东队对口支援千麦博米乐医学检验所共133人,粤沪双方检验精英强强联手。检测队员通过优化手动操作环节,检测和报告审核发放速度不断提升,从日均8万管增至日均20多万管。5月15日单日检测量更是突破31.2万管。

为纪念粤沪双方通力协作结下的深厚友谊,千麦气膜实验室重命名为“千麦飞粤气膜实验室”,寓意双方团队以“飞跃(粤)”之速度共同守护上海。

另外一种浪漫

“此生最浪漫的事就是一起从蓝袍到红袍再到如今神圣的白色‘战袍’,我们最美的情侣装都是国家发的。”来自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董兵和郭瑞琪都是“90后”医学博士。这次携手来到上海支援,他俩干劲满满,总是乐观地相互打气。

援沪时间一长,队员们的头发都长长了。广东队开设火线理发店,队员们互助理发,还帮助酒店员工和司机理发。来自阳江市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的袁艳芬,利用休息时间帮100多人理发,好评不断、邀约不断,被队友们盛赞为“首席理发师”。

开往检测点的大巴上,总能听到队员们合唱的励志歌曲。工作之余,队员们还不忘锻炼身体,“抗疫操”“刘畊宏健身操”等带走了一天的疲惫。

黄彬还特意邀请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上组织多次心理团建活动,有效地舒缓队员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并为有需要的队员提供1对1专业心理咨询服务,保障了队员的身心健康。

“疫情不退,我们不走”是广东队的庄严承诺。广东队全体队员主动要求战斗到最后一刻,是最后撤离上海的援沪核酸检测队之一,更实现了“零感染”的目标,为上海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

“临走时,看到路上的车辆和行人逐渐多了起来,我们都感到很欣慰。”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的清远市队领队刘艳枚说,“我一定会再到上海,尝尝当地的小吃。”

(作者单位: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栏目:同舟共济战疫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