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可防控 专家传授预防妙招
今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国内近视情况不容乐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小学阶段为35.6%,高中阶段已达到80.5%。近视是如何造成的,又将如何预防,听听佛山市中医院眼科中医师肖立军详细介绍。
环境因素是近视关键原因
近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聚集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影像。有报道称,近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遗传因素不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才是导致近视度数飙升的关键,如长时间近距离阅读、户外活动少等都是引起近视的环境因素。
临床研究显示,1周内近距离工作时间每增加1小时,近视率增加2%;持续阅读时间超过30分钟,且阅读距离小于30cm的孩子,其近视患病率是有正确阅读习惯孩子的2.5倍。此外,电子产品屏幕的闪烁对眼睛是不良刺激,也会增加近视的发生率。
肖文军指出,户外活动少也是近视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之一。有一项关于光照对视力保护性作用的对照实验,研究者对照了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悉尼的华裔儿童近视患病率,两个研究组中都是华裔儿童,所以从遗传学角度看,他们的近视遗传特质会表现出相似性。可是,对照两组儿童的视力状况,生活在悉尼的儿童近视率仅为3.3%,而生活在新加坡的儿童近视率高达29.1%。研究者仔细分析了儿童的生活方式,新加坡儿童每周户外活动时间为3.05小时,而悉尼儿童每周户外时间为13.75小时。
需要注意,已近视的儿童若不做近视防控,很容易进展为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是发生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度数的增加患病的风险也逐渐增加。
预防近视一多一少一建立
对于未近视的儿童及青少年,应积极预防近视的发生。肖文军建议家长们可以从以下3方面进行。
确保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户外活动是近视防控的首要措施之一,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视网膜受光照时间增加,紫外线刺激视网膜合成并释放多巴胺,高水平的多巴胺会减慢眼球的延伸,从而有效减缓近视的发生。
减少近距离用眼和注意用眼卫生。如今儿童青少年的学业负担较重,不少课程需要借助电子设备来完成,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比如让孩子连续近距离阅读或写作40分钟后,休息远眺10分钟。肖文军提倡,用眼时注意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同时,用眼要遵循两个重要的原则。原则一:一拳、一尺、一寸,即读书写字时,胸口距离桌子一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握笔时手指距离笔尖一寸。原则二:20-20-20法则,即每近距离阅读、写字、使用手机或电脑等20分钟后,应眺望20英尺(约6米)以外20秒。做到以上两点对预防近视有积极的作用。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家长应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记录孩子的身高、眼轴、角膜曲率、眼压、验光状态等数据,形成个人屈光发育档案,以便密切跟踪孩子的视觉健康发育状况,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
科学配镜用药并定期检查
已近视的儿童青少年该怎么办?肖文军表示,近视是可控制的,年龄越小,“近视化”的速度越快,年龄越大,“近视化”的速度越慢。8岁前“近视化”的速度最快,约125~150度/年;8至14岁“近视化”的速度约75~100度/年;14岁后眼的屈光发育基本稳定,约25~50度/年。因此,已近视的儿童可通过减缓近视进展速度的方法,使成年后近视度数不至于偏高。
1.验配合适的眼镜。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业的机构进行年龄、眼位、屈光状态、视功能、双眼视检查等多项检查,寻求合适的配镜处方。另外,还需根据孩子眼部的检查情况选择不同的功能性镜片(如渐变镜、周边离焦镜等),达到最佳近视矫正和控制效果。
2.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是采用反几何设计的特殊角膜接触镜,夜间佩戴可以使中央角膜曲率趋于平坦,逆性降低近视度数,使患者日间获得较好的裸眼视力,同时通过减少周边离焦,有效地将眼轴增长率降低43%~63%,从而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肖文军提醒,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有较严格的适应证和指征,且有较强的医学属性,佩戴时需遵守医嘱,定期复查。
3.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近期研究表明,0.01%阿托品滴眼液可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相对于其他浓度的阿托品,控制近视效果更好、停药后反弹作用较小。
4.儿童青少年应每半年到正规医院做一次视力检查。平时注重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穴位,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