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推进“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建设
守护大众心理健康
精神卫生问题既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为了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素质,广州市番禺区统筹资源,以“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为阵地,积极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番禺区按照国家、省、市各级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指引,坚持政府牵头,专业机构指导。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单位和人员共同参与,积极构建以“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为阵地的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为辖区内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日常随访、心理咨询、个案转介等心理健康服务,全面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截至去年底,全区16个镇(街)已搭建起基层心理工作室。
针对社会心理服务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实施难度大等问题,番禺区狠抓措施落实,注重协调调动,强化社会协同,积极面向社会,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大石街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组建由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医务人员等组成的心理服务队伍,开展沙盘治疗、绘画治疗等多种心理服务,打通基层心理服务“最后一公里”。钟村街积极为社区居民群众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筛查、心理疏导等一对一服务。近一年来,番禺区共开展心理咨询1635人次、心理危机干预261人次、心理疾病转介107人次,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519人次。
对照省委、市委政法委的新标准、新要求,番禺区整合、优化现有“粤心安”工作室资源,发挥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技术指导的作用,从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品牌创建、考核督导等方面入手,强化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培训,构建区级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机制,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社会心理服务站建设,努力建设具有番禺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同时,指导各镇(街)结合实际打造示范点,扶持一批优秀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培育有番禺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创新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亮点品牌。
根据规划,该区将继续建设具有番禺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途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社区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心理行为问题,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积极培育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作者单位:番禺区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