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种花”一样做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科护理团队
出生胎龄仅26周多、体重不足1千克的早产儿,经过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49天的精心救治、“种花式”护理呵护,体重增至2千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4月22日,小宝宝在妈妈喜极而泣的拥抱中顺利出院。这是该院成功救治的最小孕周早产儿。
作为院重点学科、茂名市危重新生儿救助重点单位,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地处粤西山区,承担该市130多万常住人口中妇幼生命健康使命。该院新生儿科中活跃着一批平均年龄30岁,素质优良、医疗技术精湛的娘子军。虽然此前已有过成功护理32周早产儿健康出院的经验,但收治这位26+5周(26周+5天)、体重仅950 g的超早产儿时,护士长李永莲和其余31名医护人员仍然感觉到了肩头的压力。
3月4日,李永莲正在整理患者资料,突然电话响起。对方声音急促,“快,准备接收超早产儿。26+5周,体重950 g,全身皮肤发紫,皮肤薄如纸,不能自主呼吸,心跳微弱。”听到这里,李永莲心中“咯噔”一下,知道科室最大的挑战来了。
小家伙刚出生即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肺透明膜病,凝血障碍、代谢紊乱……李永莲团队迅速启动“种花”护理模式,成立救治小组,制定详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24小时专人护理、呼吸支持、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全静脉营养输入。
面对这位头颅不及成人拳头大小的特殊小患者,护士们提起百分之百的精神,密切关注着她的一切。小宝宝吞咽功能未完善,解决营养问题只能靠全静脉营养输入。要在超早产儿细如发丝的血管上建立输液通路,靠的是护理人员高超的穿刺能力。护士赖孟二话不说,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依靠平时稳妥的穿刺技术,一次就打通了这条“生命线”。小小的身躯在玻璃罩下安静地躺着,每位当班护士都恨不得将眼睛和耳朵挂在她身上,紧盯着监护仪,看各种五颜六色的曲线有无异常,聆听各种监护治疗设备有无不和谐之音,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我们每个护士从走进病区的第一分钟开始,到交班完毕,心中的那根弦都不敢松一松。”资深护士陈彩云如是说。
第1天: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第2天:无创呼吸辅助通气,第3天:超早产儿宝宝的呼吸日趋平顺,转为自主呼吸。治疗上继续抗感染、营养神经、兴奋呼吸中枢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精心的护理和专业治疗,这个胎龄仅26周多、体重不足1千克的早产儿终于挺过了呼吸、营养、感染的道道难关,住院49天后体重长到了2千克,各方面生长发育状况良好。4月22日,小宝宝顺利出院。
超早产儿毕竟是一个特殊个例,在这个充满生命绽放印记的地方,每一位护士更多的是充当着“临时妈妈”的角色。
每天一大早,护士们就开始忙着给婴儿洗澡、喂奶。“我们每天要给宝宝们洗澡,别看只是简单的三两下动作,但都是要经过专门培训的。水温多少、怎么抱、怎么洗都是有讲究的。”护士吴抒云说道。洗完澡,麻利地擦干、穿衣、包襁褓,将宝宝们抱回小床上,按照规定时间给宝宝们喂奶。
除了洗澡、喂奶,护士们至少每3小时给宝宝换一次尿片,整个新生儿科病房每天要换几百块尿片。给宝宝剪指甲、剃头等工作也都是护士们的“必修课”,还要按时给宝宝量体温、打针、治疗。
李永莲坦言,新生儿病房的护士,不仅要照顾每个婴儿的吃喝拉撒,还要随时监测他们的生命指标。新生儿的病情变幻莫测,即使对于病情好转的婴儿,也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对于每一个婴儿来说,太多的危险围绕在周围,而他们又太脆弱,只有万分小心才能换来婴儿的安全和家长的安心。
为了更好满足患儿病情各方面的需求,新生儿科长期派出护理人员到广州、上海等地的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开展多项新技术,在改善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上狠下功夫,同时加强医学知识的科普宣传,致力改善医患关系。多年来,新生儿科投诉率在全院一直处于极低水平,得到患儿家属的一致肯定。
“我们新生儿科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分组管理,大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又互相协作,确保护理质量,还实行层级培训,年资高的护士带教年资低的护士,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李永莲说,“在我看来,做新生儿护理工作就像种花一样,把收治的婴儿当作花种子,选择合适的沃土,赋予阳光和雨露,施肥,除草,细心呵护,努力浇灌,才会开花结果。培土的汗水,播种的希望,亦是花。”
(作者单位:茂名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