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伤疤”到“特色公园”
爱国卫生工作推动江海蜕变
□蔡昭璐 吴慧敏
江海区下沙片区曾是江门市的棚户区,道路狭窄、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完善,干燥时节火灾频发,每逢雨季房屋受浸,群众苦不堪言。2019年起,江海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投入6.2亿元重新规划、搬迁、改造,下沙片区实实在在上演了一场华丽转身。
从昔日江门市最大的棚户区、城市河道最大堵点、最大的病媒生物孳生地,现摇身一变,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成了留存城市记忆的疍家文化主题公园,城央绿廊的重要节点之一。下沙的“蝶变”是江门市江海区高标准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生动例证。
一度被称为城市的“伤疤”
下沙片区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汇合处,渔民靠江生存、沿江而居。
小海河十分狭窄,最窄处仅约2米,且长期被污水杂物堵塞,江门河与小海河的交汇处非常狭窄,河道行洪不畅。20世纪60年代,江门河上的疍家人在此聚集而居,与水为伴的疍家文化落地生根,下沙“水上人家”形成。由于无人管理,居民抢占河道,建起来密密麻麻的吊脚楼,岸上房屋缺少规划,不少房屋直接架在河涌上,多且杂乱,大部分仅以单薄的钢筋支撑,房屋险象环生,使原本狭窄的河道更加堵塞。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完善,河边树木倒塌,没有人清理,令狭窄的河道堵上加堵,也让下沙成为城市最大的病媒生物孳生地,每逢雨季房屋受浸,群众苦不堪言,恶劣的生活居住条件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黑”是下沙原住民、36岁的雪芬对过去生活的概括。“我和母亲住在葵林老屋中,夜晚漆黑一片,不敢出门,屋前的河水都是黑臭的,周边像大型垃圾场,耳边都是蚊虫‘嗡嗡’声……从懂事起,生活就是黑暗的。”在这种环境中长大,雪芬自卑、孤独,大学时期她甚至不想回到家中。
“每逢台风,下沙群众真是好凄凉。”下沙原住民谭运洪讲述道,遇到台风遭水浸,蚊虫多,一家人盼着能从“小黑屋”里搬出去住进好房子。
下沙片区的一片葵林,过去属于野蛮生长,与灌木丛相互环抱,林内潮湿黑暗,是蚊虫孳生的天堂。因为整体环境脏乱差,房屋结构不安全,蚊虫老鼠多,居民出入极其不便,这里曾一度被称为城市的“伤疤”和“被遗忘的角落”。
▲下沙公园人行天桥
▲下沙公园儿童乐园 郭永乐 摄
摇身一变成为市民打卡点
在属地政府和下沙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200多户水上人家从水上搬到了楼上,河道堵点逐一打通,曾经的爱国卫生工作“黑点”已是满眼绿意。拆除、清理容易形成病媒生物孳生条件的乱搭乱建、乱堆放、乱弃置等顽瘴痼疾,全面整治环境卫生,清理暴露垃圾、道路坑洼及排水不畅等积水,从而解决地势低洼、河道狭窄、区域内涝、病媒孳生等问题,河道恢复了绿化、储洪、排洪的功能。昔日的棚户区也被打造成极具水乡特色的亲水公园,是江海区20公里城央绿廊的重要节点之一。
碧水环绕,绿树成荫,这里迅速成为当地的网红公园,吸引市民游客慕名而来。如今的下沙公园,城央绿廊四道贯通连接,改变了过去杂草丛生无人管理的面貌,百年参天古榕树得到很好的保育。公园内人行通道用石砖铺设,宽敞笔直,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小海河经过疏浚清淤,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慢步公园还可以“偶遇”雪芬曾经居住的葵林,经过修整重新焕发光彩,可见林中一棵葵树与榕树紧紧相拥,“它们不仅象征爱情,也见证下沙蝶变。”雪芬说,如今她和妈妈已经搬进安置房“惠泽园”居住,房间宽敞明亮,推开窗仍能看见这片葵树林。夕阳西照葵林,颇有葵乡意境。
现在的下沙公园坚持严格执行“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防制原则,科学规范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公园配备环卫工作人员25人,各类环卫作业车辆设备6台,实行“一洗扫二清洗五普扫”的工作模式,加大对垃圾容器清洗力度,努力营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聘请专业的病媒防制机构实行药物消杀,严防病媒生物侵蚀。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和区疾控中心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防制效果评估,指导防鼠、防蚊和防蝇设施使用。爱国卫生工作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病媒生物防制效果。
(作者单位:江海区卫生健康局)
栏目:爱卫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