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后的“火炬力量”
□黄建兰
▲医务人员在核酸检测点
在中山市火炬开发区“0318”疫情中,火炬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迅速投身疫情防控最前沿,280余名工作人员,以单位为家,坚守基层“疫”线,构成这场战“疫”中强大的“火炬力量”。
比病毒跑得更快的“急先锋”
黄锦善是火炬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一名公卫主管医师,女儿刚满2岁。面对突然而至的疫情,黄锦善忍痛暂时放下家庭,连日来和同事们紧锣密鼓地冲锋在疫情处置第一线。
3月19日凌晨,流调中心里灯火通明,集结着省、市“最强大脑”的6个流调组,近50名流调员化身为“福尔摩斯”,对本轮疫情开展流调溯源工作。身为流调三组组长的黄锦善,通过各种线索摸排,精准判定每个病例和密接人员的情况。
为了跟病毒“赛跑”,她连喝水、上厕所都用跑的,已连续4天扎营在流调中心,没有回过家。她还时常到现场开展调查,研判是否需要在现场开展采样工作,并对重点环境和人群进行核酸采样,对重点人群实施管控,快速截断病毒传播途径。黄锦善说,他们这些“疾控人”,永远保持24小时on call的状态。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支尖刀力量,他们就是冲在战场上最前方的盾牌队伍。虽然有愧于家人,但无愧于社会。
“疫”往无前的党员志愿者
火炬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杜洁雯,去年刚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她参与了全员核酸检测点的现场工作。家在石岐区的她,这次受交通管制影响,顾不上回家拿洗漱用品和衣物,就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3月18日深夜结束任务后回单位休息一下,第二天又出现在核酸检测点,跟其他穿着蓝色隔离衣的志愿者们一起,成了“大白”身后最可靠的“小蓝”。
杜洁雯负责志愿者培训、人员物资统筹、标本送检和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现场采样流程快速、安全、有序。在采样点现场需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例如小朋友在采样时突然呕吐,污染了采样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她眼疾手快上前处理;人流量增加时,她又马上协调医务人员增加采样单元。
3月20日当天,火炬开发区遭遇强降雨,杜洁雯在雨中坚持为民众服务,不小心磕破了额头,鲜血直流,被紧急送往医院缝针。虽然感到疼痛,但她不以为然:“只要全员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疫情能早日结束,我就很开心了。”当晚,处理好伤口的她又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勇挑物资保障重担的“老队员”
今年59岁的杨振胜在多轮全员核酸检测中负责医疗物资保障任务。
在单位的医疗物资库里,“快、准、精”是这里的节奏,物资保障队的队员要搬运和配送大批物资到34个全员核酸检测点,都是重活、体力活。当杨振胜主动报名加入物资保障队时,单位组织人员有些犹豫,可他摆摆手,说道:“没事没事,老同志怎么就不能奋战在防疫一线?我有经验,让我上!”
杨振胜负责防范区和交通管制区域内多个检测点的物资保障,需要每天开车,多轮奔走在单位和检测点之间。采样拭子试管、外科口罩、防护服、隔离衣、面屏、医用鞋套、外科手套、酒精等一批批物资,都经杨振胜的手送出,他常常忙一上午都喝不上一口水,送完物资还要去物资调配中心、医学检测中心补充物资,每次回来都已汗流浃背。同事想跟他轮换,让他休息一下, 他都说“我熟,我去!”第二天一早,他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忙碌……
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季节里,“火炬力量”齐心协力抗疫,不少人身兼数职,在不同角色中来回切换,构筑起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铜墙铁壁。
(作者单位: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栏目:战疫群英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