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专版 16年坚守  做爱国卫生事业推动者 小小宣传员 传播爱卫“大能量” 事无巨细“大管家” 爱国卫生“领头雁” 蚊子的“妇产科医生” “铁娘子”创卫记 爱卫七十载 传承“她”力量

当前版:第3版:专版
PDF原版下载
专版
03

蚊子的“妇产科医生”

——记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技师梁雪莹

蔡文锋 梁雪莹

梁雪莹(右)进行成蚊抗药性实验
梁雪莹(右)进行成蚊抗药性实验

“平凡如蚊子般的我,来世上一趟不容易,我也有我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不平凡的光彩。”今年是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杀虫部主管技师梁雪莹与蚊子打交道的第11个年头。

2011年,刚迈入病媒生物控制这个专业领域不久,梁雪莹就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负责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实验室敏感品系的饲养。“这可是疾控中心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续代饲养的宝贝,可不能断在我这里啊。”

没有高大上的全自动病媒生物工作站,一吸管、一瓷盘、一蚊笼,就是她所有的工具。从卵开始孵育成幼虫,经过四个龄期的发育到蛹期,再通过吸管一粒粒地吸蛹入笼等待羽化成蚊。每天,她就像一位蚊子的妇产科医生,为它们接生,像照顾宝宝一样细心做好饲养、入笼、饲血、续代的工作。

在日复一日的饲养工作中,也不乏有趣而充满成就感的时候。 2014年夏天,梁雪莹和同事在户外进行病媒监测。他们在从化区的野外树洞里发现白纹伊蚊的“天敌”——华丽巨蚊的孑孓。

据介绍,华丽巨蚊在幼虫阶段可以捕食白纹伊蚊的幼虫,降低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华丽巨蚊成蚊主要吸食花蜜,不吸人血,对人类没有滋扰,是妥妥的天然环保“生物武器”。但由于它的生态习性以野外为主,国内外鲜有实验室成功培育出子代巨蚊的研究报道。

没有指引文献与相关经验,梁雪莹摸着石头过河。她用大蚊帐给华丽巨蚊幼虫搭起一个生存空间,里面摆满绿色植物与水体,模拟野外生态,饲以新鲜苹果、葡萄干、蜂蜜。凭着耐心的观察与细致的饲养,终于在实验室成功续代了巨蚊。

渐渐地,梁雪莹从多年前那个看到红虫都害怕的小女孩,变成了从幼虫的游动方式就能分辨出是伊蚊还是库蚊、看一眼就能辨雌雄的“蚊虫专家”,从科室唯一从事病媒控制专业的弱女子变成了男同事们心目中的女汉子。

她还在科室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广州市白纹伊蚊监测点雌蚊经产率状况分析”,掌握白纹伊蚊卵巢在解剖镜下的解剖术及电镜下判断经产情况的技术,填补相关研究空白。她主持的课题《利用竹叶浸出液提高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敏感性的研究》取得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科研立项,为今后登革热紧急预警监测提供新的思路。

2016年起,梁雪莹全面承担部室的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工作。每年3~4月,她就和同事们从广州市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野外生境收集白纹伊蚊的幼虫带回实验室饲养、续代,对其子代进行抗药性实验。

在抗性实验中,没有周末与节假日,只要到了蚊虫的最适实验龄期,实验如常进行。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放假了还要上班呢?你又要去和蚊子玩游戏吗?”梁雪莹总是摸着孩子的头说:“实验室的蚊子比你更需要妈妈,不能让它们白来这世上一趟,每一条蚊虫都有它们的使命。”

“最大的困难,是抗性实验失败。”梁雪莹说,2019年,在进行白纹伊蚊成蚊抗药性实验时,大批成蚊非正常死亡,包括空白对照组的成蚊也全部死亡,导致浪费大批成蚊试虫。

经历各种失败后,梁雪莹推测这可能与接触筒的药物残留有关。她当机立断停止成蚊抗药性实验,对接触筒进行碱浸泡、反复冲洗、烤箱烘干处理,问题果然迎刃而解。多年的实验让梁雪莹意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坚持细致的工作态度让你比他人更接近成功。”

(广州市疾控中心 蔡文锋 梁雪莹 供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