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老年人功能性便秘 不妨试试中医疗法 头痛原因“千千万”   专家一一来解答 致癌还是治病?区别槟榔“两面性” 冬日泡脚 驱寒又祛湿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老年人功能性便秘 不妨试试中医疗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陈斌

图虫创意
图虫创意

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日益增加。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为15%~20%,70岁以上为23%,80岁以上可达38%,接受长期照护的老年人群甚至高达80%。一项全球多中心调查研究发现,慢性便秘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低于非慢性便秘人群。国内一项调查也显示,便秘患者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等方面均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

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成因多

便秘是一种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的临床症状。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肛门直肠堵塞、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通常,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

功能性疾病所致的便秘可分为正常传输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慢性功能性便秘是在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包括肠道动力障碍、肠道分泌紊乱、内脏敏感性改变、盆底肌群功能障碍和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其中,正常传输型便秘多为直肠顺应性和直肠敏感性异常所致。慢传输型便秘的原因多为结肠推进力不足,与肠神经损伤、分布于胃肠道的Cajal间质细胞减少等有关。排便障碍型便秘多为盆底肌协调障碍、排便推进力不足所致。

便秘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老年人摄入膳食减少、缺乏运动和多重用药等是老年人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具体而言: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脱落、缺损,咀嚼功能减退,造成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老年人躯体活动不便或卧病在床使老年患者活动量明显减少;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钙剂、钙通道阻滞剂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常见的七个中医证型

从中医的角度,便秘总体分为实秘、虚秘两类。便秘虽病位在肠,但与肺脾肾肝均相关,便秘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肺为华盖,役隶魄门,肺气不足,影响气机升降,肺气不降则腑气顺降失常,魄门开阖无度,糟粕无以传导,阻滞肠腑而生便秘。大肠所主之津液,不单借助于肺气,还依赖于脾胃化生之营气。大肠、小肠受脾胃之荣气,传津液达下焦。脾失健运,通降失常,肠道失于润泽,糟粕干结难出而成便秘。此外,垂暮之年,脏腑亏虚,运动减少,饮食精细,易致精亏血少,气机不畅,传导无力,气血不足,五脏皆虚,津液失养,肠道干枯,糟粕内结难于排出,日久则正虚邪恋,缠绵难愈,常年为其所苦。从中医学角度,老年人功能型便秘大体可分为七个证型。

热积秘:外感热邪或内蕴热毒从而大便干结。类似于湖面上有巨石阻拦道路或是小舟在湖上行驶而湖水干涸自然搁浅。

寒积秘:多因外感寒邪。类似于有巨石阻拦或冰封湖面而舟停,排便不畅。

气滞秘:多因情志不调所致。类似于湖面上有股迎面而来的大风给小舟的行驶添加了阻力。

气虚秘: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类似于河面无风,河下没有传送的暗流,水流停滞,水停则舟行不畅。

血虚秘:血虚则津液不能滋润大肠。类似于扁舟缺少机械动力,只能顺水而下,舟行缓慢。

阴虚秘:素体阴虚,阴液不足。类似于河之缺水,少水之舟,自然搁浅。

阳虚秘:素体阳虚,缺乏阳气温煦。类似于冰封河面,水流不畅,水滞舟停。

温补脾肾可标本兼治

2019年最新版的《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指出,脾肾阳虚便秘,症见排便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弱。以中医疗法温补脾肾,结合现代医学方法,实现改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

推荐复方蓉术颗粒治疗,这是基于中医辨证论治法的一种中药颗粒。其药物组成为酒苁蓉、白术、炒莱菔子、炒决明子。其中酒苁肉温煦肾阳,白术健脾益气,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决明子润肠通便,四药配伍,具有温肾益精、润肠通便的功效,不仅从根本上改善肾精不足、脾运失调这一体质,同时还针对便秘症状,标本兼治。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