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薪火永存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回顾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医事业发展的指引,尤其是2019年全国中医药工作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很受鼓舞。
2019年10月,我有幸出席全国中医药大会。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今年4月,我参加“中医药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学习井冈山精神。在井冈山艰苦斗争时期,缺医少药的条件下,红军医院的医护人员发扬“红医精神”,挖草药、种草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救死扶伤,为伤病员解除疾苦。
面向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跟党走,砥砺前行为人民。
我们中医妇科学学科由新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罗元恺先生创建于1956年,是我校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我们学科是以生殖健康与生殖障碍的中医药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近30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从高到低,国家生育政策也发生相应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从普遍一孩、全面两孩到今年的鼓励三孩,我们的初心不变——致力于优生优育,造福万千家庭。
罗元恺教授的经验方在1982年研发为中药新药“滋肾育胎丸”,我们持续研究,从调经、助孕、安胎等多层面观察其临床疗效,从全方、拆方、单味药以及药物有效部位来研究其药效机制,获国家发明专利3件。“罗氏妇科补肾安胎法的研究与推广应用”2020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研究凝聚了我们学科三代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博士研究生的心血,体现了我们团队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精神。
这项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中医理论创新方面,对罗元恺教授提出的中医生殖轴理论进行延伸性研究,提出水土肾脾为生殖之本,治疗关口前移,并凝练为“岭南罗氏妇科诊法”,成为广州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是主持制定行业诊疗指南和中成药应用指南,主编规划教材,规范辨证与用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是技术创新,创建病-证结合模型和母胎界面细胞模型,进行药物配伍研究和药效学研究,搞清楚、说明白中药的作用机制。
从2009-2020年,本学科共有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包括11项面上项目和10项青年项目,承担岭南中医药现代化、广州市转化医学中心等项目,保障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学科与专科建设的征途上,坚持医教研并重,以研促教、以研促医,以学术研究引领学科、专科和团队建设,协调发展。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总书记给中医人提出的嘱托。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传播中医文化,增强专业自信,传承与创新并进,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栏目:学思践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