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调养脾胃 家中必备山药
图虫创意
图虫创意
从立冬开始就进入了冬季,根据体质的需要和防病的需求,入冬后有选择性地食用一些温补的药材和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但党参、人参、鹿茸、枸杞子、大枣等温补的药材,羊肉、牛肉等温补的食物经常食用容易导致上火及消化不良,滋腻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的生化之源,冬季进补能不能达到效果,关键在于脾胃是“受补”还是“不受补”。若不先把脾胃养好而直接进补,一旦身体承受不了,则容易发生上火、腹胀、胃痛等现象。冬季是调养脾胃的最佳时期,调养脾胃可优选山药。
山药可养阴补脾肺肾
山药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山药之名始见于《本草衍义》,别名有怀山药、怀山、淮山药、淮山、薯蓣、薯药。处方时,山药有时写为怀山药或淮山药。称怀山药者,系指怀庆府(河南焦作、温县等地)所出产者,其中,产自河南焦作的山药又称为“铁棍山药”,其栽培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是道地药材;称淮山药者,指淮河流域即河南、江苏一带所出产者,质量较好。
《神农本草经》将山药列为上品,可做君药,无毒,主养命,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多服、久服不伤人,谓“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山药不燥不腻,功能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善补上中下三焦气阴而兼具收涩之性,能够改善脾胃功能,有效地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为脾肺肾气阴不足、下元不固所常用。
牢记三点辨别山药真伪
山药商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将市场上主要售卖的山药商品分为山药和山药片两种。山药有“毛山药”和“光山药”两种。毛山药,冬季茎叶枯萎后釆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处理,商品以条粗、色白、粉质足、无虫霉者为优质。光山药,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将其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商品以足干、色洁白、圆柱形、两端平整、粗细均匀、挺直、光滑、粉性足者为优质。山药片,取毛山药或光山药除去杂质,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处理,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质脆,易折断,切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山药片应存放于通风干燥处并做好防蛀。质优上等的山药片具有粉性足、质坚实、颜色白、体粗直的特点。
山药鲜切片切面皱缩不平,质松脆易碎,较少有伪品。伪品常混于山药之中售卖,常由木薯、红薯、参薯等薯蓣科其他植物冒充。掌握以下三点就不难辨别出山药伪品:第一,正品山药切面用水一擦,会看见散在的浅棕色“筋脉点”,中心无裂隙、无木心;第二,山药切面手摸无白粉,即使再碎也不会成粉末。如果是参薯则粉性较大,手摸会有白粉;第三,正品山药煮1~2小时都不会出现煮烂的情况,如果是用模具压制的伪品则下水煮5分钟即可煮散。
处理新鲜山药需注意
处理山药的时候,建议佩戴手套,注意尽量不要让山药的黏液碰到自己的皮肤,否则皮肤敏感者极易过敏。洗山药的时候,可以在水中加少许醋,以减少山药的黏液。此外,还可以将山药去掉毛须,带着皮洗净,然后放入锅中用开水煮或隔水蒸五分钟。煮好或蒸好之后,将山药捞出,这样就可以用手轻松剥掉山药皮,如此去皮的山药既不黏也不滑。需注意,山药去皮时若要使用刀具,应避免用铁制刀具。新鲜的山药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与铁制刀具等金属接触的时候也容易产生褐化现象,使白色的山药变黑。洗净去皮、处理好山药之后,可将其切成片,然后立即放在盛有盐水的容器中,防止山药遇到空气氧化变黑。
山药在民间有“神仙素食”之称,食用山药益处多,推荐一款怀杞砂仁猪肚汤。取山药30g(如果是山药鲜品则取100g),砂仁10g,枸杞子10g,猪肚500g,瘦肉250g,盐2g,姜片少许,将猪肚、瘦肉切小块备用。锅中注水烧开,倒入猪肚、瘦肉,焯水约3分钟,捞出装盘备用,然后再次在锅中注水烧开,将猪肚、瘦肉、山药、枸杞子、砂仁、姜片一起倒入,盖上盖,烧开后转小火煲90分钟。加入盐拌匀调味,盛入碗中即可享用。该汤具有补脾养胃,滋补肝肾,理气安胎的养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