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江海区疾控人用实际行动书写责任和担当
24小时待命 守护百姓健康
疾控专家研究工作
在与新冠病毒较量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而所有参战部队中,有一支队伍与众不同,他们与每一例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接触,走过每一个疫情涉及的区域和楼宇,他们走的路、说的话、熬的夜几乎最多。从感染者家中到隔离病房,每一个可能存在病毒的场所都是他们的战场,他们就是疾控中心的公卫医师们。
2020年12月,江海区疾控中心成立,至今“未满周岁”的这支队伍,却在疫情面前一次次扛起大梁,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战斗。一路走来,江海疾控人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着责任和担当。
每一次突发都是一次较量
8月3日17时45分,江海区疾控中心主管医师朱宜滨接到电话,称江海区出现密切接触者陈某。朱宜滨立即与公安部门核实,第一时间赶往陈某所在的工作单位,对现场进行管控,安排车辆将住在宿舍的陈某及其单位全体员工转运至隔离酒店,通知第三方机构进行终末消毒,并对陈某进行核酸采样送检。
流调是疫情处置的灵魂,也是寻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接到通知的同时,江海区疾控中心医师郑得华迅速赶到江海区公安局进行流调、排查相关人员,为分析研判、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当晚,郑得华和整个疾控团队连续拨打了100多个密接者与次密接者的电话,通过抽丝剥茧,厘清人员链条。
处理完陈某事件已接近深夜12时。其间,朱宜滨和郑得华又陆续接到上级转来的密接者线索。朱宜滨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现场部署防控工作。他说:“当天凌晨12点多开始,陆陆续续接到多例密接线索,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核实所有线索的真实性,最后在凌晨5点多全部核实完毕,确定了在江海的3例密接者,其他线索迅速转兄弟市区处理了,确保不拖延各地的抗疫节奏。”
8月4日凌晨4时,郑得华结束流调回到单位,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梳理、汇总、统计,撰写流调报告。“当时也没有回家休息,天亮后又继续工作,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郑得华回忆说。根据流调显示,3例密接者在江海区活动范围广泛,涉及人员较多。为防止风险扩大,江海区立即于4日对3人所在地点进行局部区域核酸检测,实行3天2检,最终所有样本均为阴性。
这是江海疾控人冲锋陷阵的一个“缩影”。抗击疫情就是与病毒赛跑,谁跑得快胜利就属于谁,疫情期间,像这样的突发事件不胜枚举。每次一有突发事件,以朱宜滨和郑得华为代表的江海疾控人总是第一时间行动,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不错过任何紧急电话,郑得华睡觉都戴着智能手环,只要手机一响他就能立马感受到。“作为党员就要带好头、尽好责,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导,无愧党员的称号。” 此前,朱宜滨获得2021年度江海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说:“虽然连续工作身心很疲惫,但疾控人就是要做这些事,既然坐在了这个岗位,就要担起相应的职责。”
疫苗接种“战场”上的“保姆”
全市首推流动新冠疫苗接种车、增设江南文化广场临时接种点、进学校给未成年人接种疫苗……这些的背后离不开江海区疾控中心医师薛剑平的付出。从今年1月15日入职到现在,半年时间,她瘦了十余斤。
8月2日,新冠疫苗接种车开进景贤小学,为12~14岁人群接种疫苗。当天,薛剑平从8时忙到23时,中间没休息过,吃饭都是扒拉两口便算吃了。她就像救火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登记处人多她去支援,预检分诊人多她去疏导,系统出现问题她去找工程师……
“不管是临时接种点启用还是接种车进村居、进学校,每项工作都有很多前期工作,踩点、评估、布置,都要按流程规范做,现场也要跟,从头到尾,就像保姆一样。”薛剑平说。
随着疫苗接种任务接踵而来,自7月底,薛剑平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实,经常头痛。压力、劳累、忙碌,也曾让她一度出现情绪崩溃。
那天,忙完一天工作的薛剑平刚到家,又被一个突发事件叫了回去,等处理完已是深夜零时。由于不会开车,她打电话叫丈夫来接她。走出办公大楼,外面正在下雨。看着淅淅沥沥的雨,回想起近段时间的经历,泪水突然从眼眶里涌出。“永远不知道下一次突发是什么时候,就像升级打怪一样,处理完一件事还有一件事,似乎永无尽头,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薛剑平说,这半年仿佛是把她工作十年来最苦最累的时间都放在了一起,让人应接不暇。
虽然辛苦,但是薛剑平也感到值得。自从江南文化广场临时接种点启用以来,每天都有很多老人排队,她问老人为什么要过来打疫苗,老人回答:“这里不用预约,其他地方预约要到下个月呢,这里打方便。”这让薛剑平看到,自己做的这些工作都是有意义的。她说:“只要有一个人来,我们就能多帮一个人接种。”
24小时连轴转
这8个月以来,江海疾控人早已打破了时间生物钟,习惯了24小时连轴转,习惯了半夜随时出动开展流调、进行现场管控。当江海百姓已熟睡,江海疾控人还在守护着这座城,通宵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
6月7日,江门市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江海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李茜带着疾控工作人员,连续奋战72个小时,周密部署各项工作,确保全区核酸采样有序进行。那3天,从上到下,纵使疲惫不堪,也没有人从前线退下,有时实在支撑不住和衣倒在凳子上小眯一会,又马上投入工作。“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以来,我便一直与江海区卫生健康局的全体同仁一起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抗疫的路上,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大家都毫无怨言。最忙的时候,我们睡在办公室,吃在办公室,见同事比见家人还多。如今成立了区疾控,我担起了负责人,团队里都是新生力量,专业水平亟须快速提升,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很多紧急情况需要应对,很多问题需要磨合,我一刻都不能离开。”
“有时候忙完一天的工作以为总算可以回家休息了,但一个电话过来可能又是一整晚的工作。”朱宜滨说。
在忙碌的日子里,按时吃饭成为一种奢侈,收到消息,说走就走,一刻都不能耽误,哪顾得上吃饭。说不定哪天凌晨,在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就会见到拖着疲惫身子满身汗味,边狼吞虎咽吃着东西,边低头回着手机信息,把宵夜当晚餐,把早餐当午点的疾控公卫医师。
郑得华的爱人也是疾控人,在中山古镇工作。疫情期间,两人忙碌于各自的工作,因没时间照顾孩子,只能让孩子 的奶奶带回恩平老家照看。“有时候一忙起来真的有种抛妻弃子的感觉,什么都顾不上。”郑得华调侃道。
疫情面前,每个人都分身乏术。8月1~8日,一直在为未成年人疫苗接种筹备忙前忙后的薛剑平,早出晚归。早上出门时女儿还没醒,等到她晚上回来时,女儿已经睡着了,整整一个星期,女儿没见过她一面。周末,薛剑平也经常需要加班,不加班也要拿着手机回消息、打电话,2岁的女儿对她说:“妈妈不要上班,妈妈陪我。”“妈妈,你不要玩手机了。”让她觉得十分心酸。
他们,是父母、是儿女,也是丈夫与妻子,但作为一名疾控人,他们枕戈待旦,召之即战。没有生而无畏,只因使命在肩;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作者单位:江海区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