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顶天”架构 夯实“立地”基础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段宇飞
导读:近日,《健康报》编辑部邀请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就“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分享经验。7月12日,《健康报》刊登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段宇飞的署名文章《筑牢“顶天”架构 夯实“立地”基础》。
以健康广东建设为引领,广东省按照“登高峰、建高地、强基层”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全省“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近年来,广东省财政统筹投入800多亿元,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直12个厅局,在政策上先行先试,在项目上优先安排,分层分类建设,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下沉。同时,广东省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
登高峰 建设一流医学中心
以呼吸、肾脏病、肿瘤、精准医学、心血管等领域全国顶尖的优势为基础,广东省投入86.32亿元,建设五大国际医学中心。在建设目标上,要求五大国际医学中心对标国内最优水平、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对标国际医疗中心、对标全球医学前沿平台;紧跟国家级医学中心建设战略布局,成为国家级疾病诊治示范中心、国家级疾病防治的决策智库和全省医院高水平建设标杆。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广东省以建设广东国际医学中心为抓手,加强原始创新,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特别是突破“卡脖子”和“临门一脚”问题。目前,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大数据中心等。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着力筑牢“顶天”架构,进一步加强优质医疗服务顶层设计。加快建设五大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国际知名、辐射亚洲、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中心。以广州、深圳医疗高地为牵引,带动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粤港澳健康大湾区。紧扣“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动全省21个地市高水平医院高质量跨越式提升发展。建设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整合医学学科资源,建设一流医学学科。鼓励发展受限的中心城市三甲医院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扩容,实现集团式发展。
建高地 打造高水平医院
自2018年起,广东省分两期推出50家高水平医院进行重点建设;省财政统筹投入155亿元予以支持,打造覆盖全省21个地市的医疗卫生高地,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具体做法方面,一是加强部门联合,强化政策支持;二是坚持分类指导,“一院一策”;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狠抓任务落实;四是充分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建设,充分利用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机遇,通过联合创建、设立分中心、建立协作单位等多种模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高水平医院建设三年多来,全省医疗服务水平得到强劲提升。如,在2019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广东省有27家医院获得A以上等级,其中10家医院位列100强,2家医院进入全国前十。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继续用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医院等级评审、质量安全管理三个抓手,进一步引导医院转变提升。推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在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医院评审评价等方面的运用;持续完善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机制,发挥医院评审的主导作用,指导医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工作,扩大质量控制工作覆盖面,健全质控组织体系和质控指标体系。
强基层 实施基层能力提升计划
广东省先后启动实施强基创优三年行动和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攻坚行动,统筹财政投入600多亿元,“软硬兼施”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在硬件方面,广东省改造建设189家县级医院、规范化建设488家乡镇卫生院和10000个村卫生站,将人口大县的47家中心乡镇卫生院升级建设为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在软件方面,广东省全面推行“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落实“两个允许”,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加大全科医生培训力度,持续扩大订单定向农村大学生培养规模。
为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广东省推动各级医疗机构立足功能定位,多渠道、多形式持续建立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县、乡、村。
一是推进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鼓励省部属医院、高水平医院以专科联盟为纽带,加强与基层医院的合作,带动提升专科诊疗能力,推动县医院网格化布局,建设医疗集团或医共体。
二是开展“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推动54家三甲医院“组团式”全覆盖帮扶57个县的78家县级医院,构建上下联动机制,强化县级公立医院人才、技术、学科等核心能力建设,提升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五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分五年投入3.22亿元,覆盖20家省级医院、56家县级人民医院、1000多个镇村卫生机构,建立健全远程医疗政策管理体系、业务服务体系、信息技术体系和运维体系,逐步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远程医疗互联互通。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夯实“立地”基础,进一步提升市级医疗服务能力。强化高水平医院对市级医院的人才和技术支持,重点支持市级龙头医院建设,打造一批专科类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市级医院与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水平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对接,提高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诊疗服务能力。发挥市级区域医疗中心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市域整体医疗水平提升。以专科、人才、技术、管理为核心,实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百县”工程,加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和管理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