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糖友当心口腔溃疡 超一个月要就诊
冯崇锦为患者治疗 受访者 供图
近日,李阿姨陪着老伴陈叔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门诊看诊。陈叔呼吸困难、下巴肿胀,话也说不出来。今年67岁的他,患糖尿病多年,前几天牙龈疼,以为是上火,喝了几次菊花水,不料很快整个口腔都感觉灼烧起来。
“幸好来得及时,不然可能引起颈部化脓,甚至危及生命。”该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冯崇锦说,陈叔是牙周炎引发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手术排脓后恢复良好,创口愈合。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偏差,口腔一旦出现牙周炎等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他曾接诊过不少口腔溃疡患者,反复破损,长时间不愈合,最后发展成舌癌。冯崇锦提醒,老糖友疼痛感较弱,口腔溃疡超过一个月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口腔问题绝非“区区小事”,炎症可能变癌症
“老掉牙、老掉牙,老了掉牙,很正常。”“牙齿有问题也是小事,不用去看。”很多老糖友知道糖尿病可能引起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但很少人知道,牙周病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他们认为口腔疾病是“区区小事”,等到疼痛难忍,才去医院就医。老年人口腔健康意识淡薄,子女又疏于关注,老糖友因口腔问题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不在少数。
来冯崇锦教授门诊看诊的患者中,一天常常有8~10位病人口腔有麻麻烫烫的感觉。“这类患者多数有糖尿病。”冯崇锦说,糖尿病与部分口腔疾病之间密切相关、互相影响。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患糖尿病的老年人有毛细血管基膜增厚、胶原代谢紊乱等特点,口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具体表现为牙周炎、黏膜病变(扁平苔藓、念珠菌病、灼口综合征等)、龋齿及根管治疗后并发症。而口腔疾病也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水平明显差于没有牙周炎的糖尿病病人。
牙周炎和义齿性口炎是老年糖尿病人最容易出现的两种口腔疾病。牙周炎是指患者牙齿支持组织出现变形、萎缩等疾病。义齿性口炎是指与活动假牙接触的腭、龈黏膜发生的炎症性损害,病变主要表现为黏膜呈亮红色水肿、黄白色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
“口腔炎症要及时处理,长期不予治疗,就可能不是炎症,而变成癌症。”冯崇锦曾接诊一位从海南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牙根腐烂,烂牙长期刮伤舌头,溃疡面不愈,最后发展成舌癌,割掉三分之一舌头才保住性命。
口腔问题不仅影响牙齿使用寿命、消化功能,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牙周的感染可促使血液凝集,导致血栓形成,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70岁的王叔这几天吃不好睡不着,精神差了很多。女儿几经盘问,才知道父亲是牙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在女儿的催促和陪伴下,王叔走进了冯崇锦的门诊室。经诊断是牙结石引发的牙周炎,冯崇锦建议消除炎症后洗牙治疗。
“我每天刷两次牙,每次不少于3分钟,还需要洗吗?”针对王叔的疑惑,冯崇锦解释说,“洗牙”医学术语称为“洁治”,这是治疗牙周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刷牙只能清除塞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而附着在牙齿上的牙结石质地较为坚硬,容易堆积牙菌斑,引起炎症,单纯靠刷牙是刷不干净的,需要口腔医生用专门的医疗器械,通常是超声波洁治器来清除。
有患者反映,洗牙后牙齿发酸、松动,觉得洗牙会伤害牙齿。冯崇锦表示,这是因为以前牙被牙结石包裹着,牙龈萎缩,洗牙后附着在牙龈上的各种物质被清除,感觉松了,适应一段时间就好。洗牙不会让牙松动,倒是牙结石吸收大量细菌毒素,才是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的主要原因。“建议老糖友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对于口腔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结石及时洁牙。”
糖尿病是口腔种植的相对禁忌证吗?有研究表示,由于糖尿病患者组织愈合能力及机体免疫力低,常伴有骨质疏松,且高血糖可降低骨生成率、种植体愈合能力及愈合速度,种牙效果不佳。冯崇锦认为,如果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没有牙周炎等炎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接受种植治疗。种牙后需口服消炎药预防感染。
对于佩戴义齿的糖尿病人而言,由于血液中高水平的葡萄糖可能通过唾液分泌途径使得唾液葡萄糖浓度升高,容易繁殖口腔念珠菌。一定要注意饭后及时清洗义齿,定期使用假牙清洁片。口干明显的病人可常备饮用水,减轻口干症状。
“老年人长期牙齿缺失不仅可能导致面容塌陷、发音含糊,还会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挫折感。”冯崇锦说,他接触过很多高龄糖尿病患者,种牙或佩戴义齿后,咀嚼功能好转,身心状态明显改善。他呼吁,广大老年人重视自身的口腔健康,防患于未然,让生活更有品质。
(作者单位:省卫健宣教中心)
栏目:老年健康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