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中的奇迹 不过是她的日常
4月4日下午,湖南省耒阳市南阳镇排山村刘家背湾发生惊险一幕:4岁的小琛和6岁的堂哥在离家不远的池塘边玩耍时,失足跌落水中。路过村民先后将2个孩子救上岸。但小琛因溺水时间过长,被救时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
900秒!1500余次按压!
抢回一命!
杨小玲是江门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清明节陪丈夫回家扫墓,听到有人说:“2个小朋友掉水里了,一个被救起,另一个可能已经淹死了。”出于医务工作者的本能,杨小玲立马奔向事发现场,看到村民在帮孩子“倒水”。在得知已打120后,杨小玲立即跪地紧急施救:让村民把孩子放平,查看孩子口鼻没有异物后,将孩子头偏向一侧,按压其胸口进行心肺复苏。在经历约15分钟、1500余次的胸外心脏按压后,原本呼吸、心跳停止的孩子终于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
“当时孩子的脸色是灰白的,已经没有任何生命体征了。”杨小玲回忆道。原来刚开始按压时,孩子没有任何反应,但一心只想救活孩子的杨小玲,一遍又一遍地坚持着。3分钟后,孩子终于回了一口气,有了微弱的呼吸,这也让杨小玲看到了希望。在狭窄的岸边,她一边持续不断地循环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一边仔细地观察着孩子的面部情况。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围观村民的心都揪在一起。10多分钟后,孩子终于有了意识,还不时发出呜咽声,脸色也开始渐渐好转,杨小玲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了下来。
心肺复苏是个体力活。按照心肺复苏每分钟至少100次的按压频率,在这15分钟的生死营救中,杨小玲至少按压了1500次!可能腿已经麻木了,站起来的时候,还踉跄了一下。湖南的4月,天气相对较冷,杨小玲果断将孩子衣物剪开用被子把孩子包起,并叮嘱孩子亲戚将他送往镇医院进一步救治,而后悄然离开。
获悉此事后,在江苏务工的孩子父亲刘洪平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杨小玲所在医院和当地媒体,他希望通过媒体感谢这位有爱心又专业的女护士,是她点燃了孩子奇迹生还的希望。
救死扶伤是职责
更是学医初心
“我只不过是用我所学,做了件应该做的事,举手之劳而已。”杨小玲说。回到医院上班后,杨小玲并没跟同事谈起此事,直到刘洪平打电话到江门市中心医院客服中心,大家才知道她救人的事迹。
谈及救人之举,已经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11年的杨小玲告诉笔者,当时没想这么多,完全是出于母亲和职业的本能,“自己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很清楚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所以在按压的时候,救他就好像是在救我自己的孩子。”杨小玲说。
据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长梁宝卿介绍,科室老年病患多,杨小玲对病人特别有耐心,对工作也很负责,所以在危急关头,她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大家都不意外,她平时就是个乐于助人的人。
正是有了杨小玲的不迟疑、不放弃,才挽救了这条生命,维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在她看来,救死扶伤就是自己的职责和担当,更是自己学医的初心与使命。“紧急关头熟练地实施心肺复苏术来抢救孩子,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一个奇迹,但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来说,这就是我们的日常。”杨小玲说,“和平常在医院抢救患者一样,在我们眼中,每个生命都很珍贵,一定要尽最大的能力和努力去抢救患者。”
(作者单位:江门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