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综合 提灯四十载  守护生命之光 和家人一起建立积极态度 为抗癌加分 防范社交风险 助力健康成长 日最高接种量达300多剂次 党建引领推动计生协高质量发展 子宫内膜癌科普小知识

当前版:第3版:综合
PDF原版下载
综合
03

提灯四十载 守护生命之光

纪念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廖月琴

黄金娟 杨森

廖月琴
廖月琴

1964年3月1日,华南肿瘤医院开幕,二排左二为廖月琴副院长。
1964年3月1日,华南肿瘤医院开幕,二排左二为廖月琴副院长。

1931年,廖月琴(右二)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
1931年,廖月琴(右二)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

华南肿瘤医院时任院长谢志光(前排左三)、副院长廖月琴(前排左一)带领医生查房。
华南肿瘤医院时任院长谢志光(前排左三)、副院长廖月琴(前排左一)带领医生查房。

如今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如今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编者按: 今年4月15~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现今在癌症治疗方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先进手段,逐渐让癌症成为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肿瘤医院之一,华南肿瘤医院于1964年3月1日正式成立。历经57年的风雨,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原华南肿瘤医院与原中山医学院肿瘤研究所联合组建而成)已位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为无数肿瘤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吃水不忘挖井人。”回眸往事,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有一位“提灯四十载”的开院元勋,她的精神仍鼓舞着代代中肿人,在奋斗路上一往无前。这位开院元勋,就是华南肿瘤医院首任副院长,我国西医发展史上第一代护理学专家、新中国护理事业先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的母亲——廖月琴女士。

“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这是南丁格尔誓言,也是我国西医发展史上第一代护理学专家廖月琴一生坚守的承诺。

1910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的廖月琴,喜欢护理,认为护理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可以照顾病人,帮助病人,解决病人很多痛苦。念到高中后,她就到协和医学院念书。“现在的协和医学院前身是协和医学堂,当时有护士班。它给女性提供了一种职业概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别人的尊敬。这是特别吸引中国女性的地方。”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医护史专家甄橙说。

据协和校史馆馆长刘静介绍,受教会学校的影响,学校要求学生有一种传教士的悲悯情怀,力争培养最优秀的护士,要她们像火种一样去带领和培养一大批护士。其实,廖月琴就是这样一位护士。

历经战火与波折 依然踌躇满志

1931年毕业的廖月琴,与同期毕业生七人一起直接进入协和医院工作。入院工作的第三年,她因工作出色,擢升感染内科护士长,兼任协和医学院高护班教师。1934年8月,廖月琴与同在协和医院儿科工作的钟世藩走进婚姻殿堂。婚后不久南下金陵,丈夫进入中央医院儿科工作,廖月琴也进入中央医院任医院护士主任兼护校校长,负责全院的护理管理工作和护校的教学安排。这一年,她二十五岁。

1937年8月,淞沪会战开始,同年12月南京沦陷,中央医院随国民政府西迁,先转长沙,再到贵阳。钟世藩临危受命,出任贵阳中央医院院长,廖月琴继续担任医院的护士主任和护校校长。战时的贵阳中央医院和贵阳医学院延续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运转,为战争前线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学和护理学人才。

抗战时期,身处大后方虽免受兵戎之苦,但廖月琴和贵阳中央医院的同仁们时刻关注着前线的消息。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捷报传来,闻者雀跃,国民政府各机关单位开始大规模回迁南京,廖月琴与丈夫却思忖着如何远离政治中心。这时,一封南方的来信让廖月琴跟随丈夫连赶八天八夜的路,来到正在筹建的广州中央医院,丈夫钟世藩一边在岭南大学医学院任教,一边在广州中央医院做儿科医生,廖月琴则被聘为医院的护理主任。

为了在专业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到广州不久,廖月琴就提交了赴美留学的申请。1946年9月,廖月琴获医药社团奖学金,远赴芝加哥大学进修护理学。1947年7月,廖月琴学成归来,继续担任广州中央医院护理主任和护校校长。1948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护理分会副理事长。在她踌躇满志,紧跟护理学发展的前沿动向,要将国际领先的护理理念和技术付诸实践之时,波澜又起。

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台湾。说客三次登门,希望钟世藩携家人一同赴台,都被断然拒绝。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钟世藩辞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职务,廖月琴也一同请辞。从此往后,廖月琴再没有承担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而是辗转端拿护士学校、光华护士学校、广州市护士学校等多所护士学校,将全部精力投入护理学教育。

1952年,国家宣布取消护理高等教育,统一改由中专学校培养护士。廖月琴顺应教学改革要求,简化部分课程内容,但始终坚持对护士的高标准培养。她亲授专业性较强的“护理学”和“护理英语”两门课程,并要求学生熟记常用药的拉丁名称。师资紧张,她就聘请兼课老师,同时在毕业班的学生中挑选成绩优秀者作为助教。1959年1月,廖月琴出任中山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校长。

迎难而上 筹创肿瘤医院

1958年,中山医学院放射学专家谢志光提出建立肿瘤专科医院的建议,得到院长柯麟的支持,同时邀请廖月琴参与筹备工作。可行政后勤,需要什么物资、楼要怎么盖、医院分几个科室等,这些廖月琴都不太懂,丈夫劝她别搞了,她却依然坚持,开始上夜校、看书、学习……肿瘤医院的筹备工作启动不久却因为经费问题暂停了。直到三年之后,工作才再次重启,将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改建为肿瘤医院,批复划拨建院资金一百万元,廖月琴和谢志光任筹备小组副组长。

据了解,当时一百万元虽然可观,但是要用来建设一家设施完备、技术力量雄厚的高水平肿瘤专科医院,筹备组仍需要处处俭省。筹备小组成员王尚德回忆:“能节约就节约,比如病人的衣服,一般医院都是给外面的人做,但我们就是自己缝,筹备组的同事自己来缝制,甚至加班。”

“办医院无他,不过就是技术加旅店。”谢志光说。他要求医院既有一流的诊疗技术,也要为患者提供旅店一样专业舒适的生活条件。为此,廖月琴亲自制定肿瘤医院的护理制度,从护士守则到查房、查对、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再到工休会议和会议汇报学习制度,事无巨细。王尚德说:“我们的椅子下面全部都钉上了胶皮,这样拉起来一点声音都没有,非常安静。在每一个病区的走廊上面,钉上一个非常大的‘静’字,这样大家一看见就不会吵了。”

“对病人及家属热情有礼,请字当头,称呼在先,口带敬言,语气和蔼。对入院病人要介绍病区环境和住院规则;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主动深入病房巡视病人,服务周到,动作轻巧,发药到口,协助进餐。”这是一段护士守则。当时肿瘤医院招募的每一名护士,都是廖月琴亲自挑选。应试者需有教育部门认可的护理学学历,再通过专业知识、临床操作、言谈举止等层层考察,方能获得入院工作的候职许可。

1964年3月1日,华南肿瘤医院正式成立。原广东省卫生厅批准病床八十张,医护人员一共二十四名。谢志光任院长,廖月琴任副院长。对廖月琴来说,华南肿瘤医院是崭新的舞台,她要把自己的所学、所想,全部倾注到医院管理、建章立制以及护理工作上。

据档案材料记载:“从1964年3月至7月间,门诊就诊(仅限上午)共计11189人,平均每日诊疗115.51人;住院病人累计达395人,施行手术118例。”作为南中国第一所肿瘤专科医院,华南肿瘤医院在鼻咽癌化疗和分阶段治疗方面迅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首开先河进行国产新抗癌药物临床适用性研究。同时,广泛接收和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和护士,为新中国的肿瘤学发展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栏目:百年回眸践初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