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点的故事
经过医护人员一夜的准备,疫苗接种工作如期开展。 黎小妹 摄
每天午饭草草解决,又匆匆上阵,为几百乃至上千人接种;每天要对学生说好几遍“打完要记得多喝水”;每天对着电脑输入信息长达十几个小时……这些都是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疫苗接种组启动高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之后的常态。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医护人员们兢兢业业完成任务,全力以赴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筑起强有力的免疫屏障。
“我必须等到疫苗到来,把它们全部安全放置好,才放心。”
3月29日凌晨0时10分,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校道上已经空无一人,学生们在宿舍里准备入睡,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医务科的郑开颜,却还在学校新冠疫苗接种点门口焦急徘徊,几只蚊子悄悄飞过,在她手臂上留下了记号,她全然不觉,只顾探头张望。在一旁陪着她的,还有她的丈夫。
这是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进入该校开展疫苗接种的第三天,全市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该校疫苗却出现了短暂性的紧缺。为了确保医院疫苗能安全、如期到达接种点,在医务人员全部完成当日接种任务回家后,郑开颜毅然留了下来,等待疫苗到校,尽管此时的她也已经在接种点忙了一整天。“我必须等到疫苗到来,把它们全部安全放置好,才放心。”郑开颜表示。
由于校区远在市区外的湖光镇,路程有些远,她丈夫放心不下,专程过来陪着她。“你守护疫苗,守护大家的健康,我守护你。”郑开颜丈夫开玩笑地说道。他总会以实际行动支持妻子的工作。29日凌晨,他陪着妻子一边看星星喂蚊子,一边听妻子说着她今天帮学生解决了多少疑问,完成了多少剂次的接种。
终于,夜半时分,省里调配的疫苗到了,郑开颜仔细查看、清点疫苗,并全部安置妥善后,才和丈夫一同离开。
这不是该院医护人员家属第一次深夜来到疫苗接种点。
“她是白衣天使,她的使命是守护健康。”
凌晨的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接种点,正忙着清扫现场准备第二天接种工作的,除了医院的医务人员,还有一位特殊的“义工”——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计免科医生张斯欣的丈夫。
自全市启动全民接种新冠疫苗行动以来,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多次与校方沟通协调,确定接种点与准备工作。3月26日,在正式开展疫苗接种的前一天晚上,医院领导带着疫苗接种组成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将一批物资运送到疫苗接种点做准备工作。张斯欣也在其中,由于物资较多,她还叫上自己的丈夫帮忙搬运。
接种点定在了学校空置已久的展览厅,许久没有人清理,厅内墙面、地面、桌子难免有些脏乱。疫苗接种组成员见状,将所需的电脑、医疗用品和设备、接种区域标识指引等物资妥善安排好,又忙不迭地拿起扫把清扫现场。张斯欣的丈夫二话不说也挽起袖子帮忙打扫。
一直忙到了凌晨2时,众人才把现场整理干净,准备回家。张斯欣的丈夫当仁不让地充当起大家的“司机”,他把妻子送回家后,又马不停蹄地送其他医护人员回家。
“她是白衣天使,她的使命是守护健康,但她也是我爱人,我当然要竭尽全能守护好她。”张斯欣丈夫说。
确如张斯欣丈夫所言,医护人员们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网络不行,还有我们自己的双手。”
4月1日上午,天气闷热无风,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疫苗接种点里,几台立式风扇正开足马力输送凉风,但却依然无法驱散接种点医务人员和排队等候的学生们的焦躁。
“网速好慢,信息输入好卡啊!”一位护士看着电脑无奈地说。
“这下是完全进不去了。”瞬间,大家陷入一片担忧。
等待接种的长队已经从接种区排到了门外的校道上,又晒又热,学生们开始躁动起来。
无法登录系统输入信息,疫苗接种工作也无法开展,可是今天的疫苗必须接种完,这可怎么办?
“天气这么热,不能让孩子们这样干等着。网络不行,还有我们自己的双手。”医院领导当机立断,重新部署接种工作。
“我们先给学生们打完疫苗,信息录入方面,我们手工登记在册,再一个个输入。”接到最新安排后,医护人员开始重新调整分工。
下午3时,当日疫苗接种全部完成,学生们一个个离开后,医护人员又开始对数据,把当天的信息全部录入系统,一直忙到深夜。数据显示,当日完成疫苗接种1200剂次。
在医院领导、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家属们默默支持下,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高效完成了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4717名在校师生新冠疫苗第一针的接种,其中单日最高接种1200剂次。
接下来该院医护人员还将随时待命,开展高效、有序、安全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