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发挥医疗人才技术等优势助力健康扶贫
脱贫攻坚战中的南粤杏林力量
近年来,广东省中医院(以下简称“省中医院”)坚决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和工作精神,发挥医院医疗、人才、技术、管理、服务优势,以党性教育为引领,以健康扶贫为抓手,在医疗协作、健康帮扶和精准扶贫上奋发作为,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贡献南粤杏林力量。
在医疗协作上担当紧密帮扶重任
韶关南雄市地处粤赣交界,县域内拥有49万户籍人口,仅有南雄市人民医院和南雄市中医院两家二甲医院,以往辖区居民患上危急重症,往往要奔赴韶关和省城大医院。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全面开展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省中医院对南雄市中医院实施为期三年的“组团式”紧密型帮扶。
57岁的何女士因车祸被送入南雄市中医院,身上发生多处严重骨折,左股骨及左胫腓骨碎裂成6段,濒临失血性休克,经紧急抢救病情缓解,下一步是尽快手术。家属希望转至上级医院治疗,但担心长途奔波存在极大风险。
正在患者及家属犹豫之际,他们被告知省中医院骨科专家王海洲将参与其中,医院有能力完成手术,这让何女士一家信心大增,决定留在南雄接受治疗。几天后,一台耗时7小时的复杂骨科手术在南雄市中医院顺利完成。
像这样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不仅在南雄市中医院有很多,在四会市中医院、丰顺县中医院等省中医院协作医院也有很多。
早在2003年,省中医院就与各级医院广泛开展以专科技术协作为主的协作医院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06年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明确提出“要把省中医院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的典范”,并要求省中医院发挥名院的“榕树效应”。因此,医院党委立足全局去思考医院的发展战略,坚持“大中医行业观”,以与基层中医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为抓手,推动各区域的中医医院“共建、共享、共赢,协同发展”。
5年时间,省中医院先后派出了4位急诊科骨干到四会市中医院挂职,重点帮扶该院建设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目前该院基本形成融院前急救120、院内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救治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实用、高效的医院急救运转模式,实现救治环节的无缝衔接,快速高效打通急诊生命绿色通道,急危重症抢救水平明显提升。四会市中医院、南雄市中医院等省中医院帮扶医院已成为所在区域中医医院的标杆、排头兵。
目前,省中医院有协作医院195家,以县级医院为主,包含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社区医院,辐射省内以及海南、广西、四川等省市地区。近5年派驻协作医院挂职干部26人,派出帮扶专家上万次,46位名医在协作医院设“名医工作室”78个,与协作医院上下转诊患者3758人次。
为让协作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增强,省中医院让技术优势、知名专家、管理模式、文化理念下沉到协作医院,并提供同质化和一体化服务,优化医院管理机制。力求在协作医院实现“六个一”:引进一项新技术,推广一项中医特色疗法,建设一个重点专科,培养一支人才队伍,解决一个管理难点问题,提升一项业务管理能力。通过一系列措施,协作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管理更加规范,医疗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健康帮扶中书写新时代大医精诚
鄂温克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距离广州约4000公里。由于气候和当地人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骨关节疾病成了当地的高发病,加之地处偏远、经济较落后、缺医少药等因素,膝关节病致畸、致残率高,严重影响当地老百姓的健康和生活。
2017年6月,一位名叫斯仁道立玛的牧民来到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医院找到在此帮扶的省中医院大骨科主任林定坤。由于年轻时长期从事牧区工作,斯仁道立玛膝关节僵硬、变形,不能屈伸,负重时疼痛明显,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几乎无法行走,家里开的包子店生意都无法照顾。在遇到林定坤前,这样的生活已困扰了她十年。斯仁道立玛向林定坤团队提出同时接受双膝关节置换,这一要求即使在省中医院本部亦是极为少见的,而斯仁道立玛想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于是,林定坤团队进行周密的术前评估,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经过积极的康复,斯仁道立玛的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均消失,不仅能独立照看店铺,还能带着家人一起前往阿尔山旅游了。
自2017年6月省中医院在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医院设立“林定坤名医工作室”以来,名医工作室团队跨越南北开展医疗帮扶工作近30次,门诊服务患者超过2000人次,手术量超200台次,并深入当地牧区开展义诊。三年多来,名医工作室团队在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医院开展讲座14次,现场培训10次;2019年举办当地首次全国会议“最美草原骨伤科疾病高峰论坛”,累计参培人员超1000人次;指导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医院开展双膝关节置换术、肩关节镜手术、踝关节镜手术等医疗技术15项,填补当地空白。2020年,在“林定坤名医工作室”基础上,省中医院又在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医院设立皮肤科“李红毅名医工作室”,助力该院皮肤科发展。
2020年,鄂温克族自治旗“林定坤名医工作室”健康扶贫案例获评第二届“全球减贫案例”最佳案例。在健康帮扶路上,以“林定坤名医工作室”为代表的省中医院党员专家,正书写新时代大医精诚,诠释着新时代党员的先进性。
在精准扶贫中开出脱贫致富良方
为响应国家新时期精准扶贫号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省中医院相继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在多个贫困山区修建“大德路”,并于2017年8月选派干部驻村对口帮扶清远市太平镇南蒲村。
在扶贫期间,医院党委班子成员先后多次率队到南蒲村了解情况,一方面推动经济扶贫,另一方面从健康扶贫入手,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将南蒲村所在镇的太平镇卫生院打造成为区域地标性医院和帮扶的示范点,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围绕“抓好党建促扶贫,做好扶贫促党建”,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门诊办主任、派驻当地的驻村第一书记郑永臻,指导南蒲村党总支制定了南蒲村党员帮扶结对计划,安排21名年轻党员结对帮扶48户贫困户,安排青年党员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贫困户解决难事。同时,在省中医院党委的组织下,医院各基层党组织以结对的形式,一对一进行精准帮扶。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解决南蒲村的交通难题,郑永臻带领南蒲村进行村道硬底化改造,修建了全长约2.7公里、双车道的村道——“南蒲大德路”。此外,南蒲村三队的文化广场立项成为碧桂园的扶持项目,南蒲村水利渠三面光工程也顺利完成。
产业扶贫,建立长效机制。潘树炳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一人拉扯着一双儿女过日子。省中医院党委了解情况后,决定帮助潘树炳走上养鸡致富路。于是,医院党委发动党支部捐款,给潘树炳提供了4000元购买鸡苗经费,并由郑永臻协助规划养殖。在大家的帮助和潘树炳的努力下,第一批清远鸡终于上市。为了帮助销售,医院建立“南蒲直通车”微信群,接龙专门购买潘树炳家的鸡。之后,潘树炳一次次增加养殖的数量,而他的儿子技校毕业后,也选择回家协助父亲养鸡和养蜂,并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进一步打开销路。现在,潘树炳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省中医院的精准扶贫工作还因地制宜,发展了百香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种植项目。在精准扶贫的带动下,2020年南浦村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20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