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三院首届患者委员会成立
患者“体验官”变身医院管理参与者
11月17日,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招募、筛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首届“患者委员会”在该院正式成立。来自各行各业的首批15位患委会成员获聘,将在任期一年的时间中,参与医院管理,对事关患者切身利益的大小事提出建议并督促整改,改善医疗服务,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15名患委会成员获聘
在没有加入患委会之前,他们是前来医院就诊的无数个患者之一。患者委员会的成立,让15名患者拥有了患者之外的另一个身份——医院管理的参与者。
广医三院患委会的15名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律师、公务员、教师、建筑设计师、自由职业者、社会工作者等。他们都曾是在广医三院就诊过的患者,然而,不同的就医体验却让他们对医院的情感复杂。
“我和我的家人这些年在广医三院多次就诊,诊疗体验总体来讲满意度很高,特别是我的父母,对这里的医护人员称赞不已,我很希望这家医院能够越办越好。”“我过去经常来这里看病,但发现医务人员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后来我就很少到这里看病了,进入患委会我想可以面对面给医院提意见,机会非常难得。”患委会成立的座谈会上,患委会成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不同声音的背后代表着患方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而这也是广医三院成立患者委员会的初衷,希望通过公开招募,组建一个由患者组成、患者管理、代表患方利益的纯公益性组织,由患者代表自己,向医院提出理性、建设性、批判性意见。
期待共同改善医疗服务 增进医患沟通互信
“我认为这是一个提供给就诊患者代表向医院反映意见和建议的组织,通过患委会的建言献策,使医院各个环节更流畅,让医院的管理更人性化、更有效。”患委会委员、中学教师汤晓明这样评价患委会的作用。
座谈会上,除了改善就医体验,“医患沟通”也频频被委员们提及。“尽管目前大众健康意识增强,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增多,但医学实践专业性强、就医过程中沟通不畅很可能导致出现医患矛盾,甚至极端事件。”患委会委员、律师尹国华说道。律师的执业经历让她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医疗这类专业领域,沟通更为关键。“沟通无障碍,想说就说,我说你听!医患齐参与、共建设。”尹国华期待发挥患委会的桥梁作用让医患之间沟通更顺畅、信任更进一步。
“患者委员会是我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的新举措、医患沟通的新模式。希望各位患者代表从就医的切身经验出发,参与医院管理,帮助医院不断提升服务,进一步完善患者、医院、社会三位一体的医疗体系,共同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广医三院院长陈德说道。
广医三院病人服务部主任熊焰介绍,患委会委员将拥有对医院诊疗服务提出建议和意见、监督医院整改落实、视察医院医疗与服务满意度、协助医院处理患者管理投诉与纠纷、开展健康宣教等权利与义务。
此外,患委会成员基于公益目的加入,不享受特殊的医疗服务。如委员会成员做出严重有违诚信和损害声誉的行为,或多次遭到患者和医院投诉,经患委会成员全体会议决议,可对其提前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