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综合 健康有保障 脱贫奔小康 肿瘤防治下基层 健康促进显成效 中医健康进社区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村医钟利明:40年风雨不变的坚守 医养结合新模式在江门“遍地开花”

当前版:第3版:综合
PDF原版下载
综合
03

医养结合新模式在江门“遍地开花”

刘欣

“尊老爱老真心为老,相依相托相敬胜亲。”这是一面代表“感恩之情”的锦旗,是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杜臂村的老人为感谢杜阮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的照顾写下的十六个字,也是杜阮镇卫生院以“家庭医生服务”为模式、“家庭病床”为依托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工作的“勋章”。

2016年江门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4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开拓创新,多模式多层次推进医养结合深入发展。目前,该市101家养老机构中有98家通过不同形式配备了医疗服务,医养结合覆盖率达97%。

居家养老有保障

“程医生,多谢您多年来对我母亲的照顾 !”近日,杜阮镇卫生院家庭病床科医生程雪萍收到来自患者黄婆婆家属的短信。

黄婆婆是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每年需往返市区大医院住院三、四次。自2014年杜阮镇卫生院开设家庭病床服务,黄婆婆的家人便为老人申请了家庭病床服务。从此,程雪萍开始每周两次到黄婆婆家例行诊疗、检查身体,遇到特殊情况,随时上门服务。

家庭病床作为家庭医生工作的延伸,是针对慢性疾病、老年患者等行动不便需要长期护理、治疗的病人推出的一项上门服务。在杜阮镇卫生院,家庭医生不仅对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患者家属进行健康管理,提供健康咨询、儿童保健、慢病随访、老年人保健等服务,还对家庭病床患者进行治疗。

“我腿脚走不动,血压高、心脏又不好,遇到心脏病发作,不管刮风下雨,家庭医生都能及时赶来。”提及家庭医生,家住杜阮镇杜臂村93岁的简婆婆颇为感激。

医生走出医院,患者居住家中,既方便了患者及其家属,又有80%~90%的报销比例,为居民居家养老提供了可靠保障。据悉,自家庭病床服务开设以来,杜阮镇卫生院总建床6545人次,撤床6519人次,目前建床病人维持在300人左右。

机构养老安全又放心

“我在这里住得很开心!”家住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灵镇村91岁的陈奶奶笑着说。陈奶奶因在家跌倒,子女上班没时间照顾,住进了江门新会颐逸养老中心。新会颐逸养老中心是江门市政府扶持建设项目,与养老中心仅一走廊之隔的,就是新会陈经纶医院。

“现在我跟踪负责8名病人,2名是在养老的,6名是住院的。”在新会颐逸养老中心理疗室,康复治疗师洪谷增正为一位老人做中风后的恢复治疗。“医院旁就是养老院,养老和医疗在一起方便多了。”据陈经纶医院负责人介绍,医院为养老中心的老人们开辟了绿色通道,能满足老年人疾病的诊治。

在江门市多部门协同推进医养结合的背景下,江门市医养结合已实现由老人“出门求医”向“医疗到家”转变;由“单一医疗”“单一养老”向“医养一体”转变;由“各自为政”向“互动融合”转变,力求医疗、养老资源效益最大化,大力提升了老年人健康服务保障水平。

家住鹤山市古劳镇83岁的任福华,于2019年8月中旬在家不慎摔倒致左髋部肿胀疼痛,不能行走,家属因工作无法照顾,后来到鹤山市共和镇卫生院养老中心,经治疗和护理,任福华慢慢可以下床行走了,这让他的家人又惊又喜……

鹤山市共和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养老中心是鹤山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中心的镇级医院。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院的养老中心已走出一条将养老机构和医院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新路子。

“看到老人慢慢康复,作为医生特别有成就感!”该院副主任医师曾凡勇说。在鹤山市共和镇卫生院,曾凡勇不仅负责镇卫生院的医政管理,还需参与养老中心外伤、骨折、压疮等方面的治疗工作。据该院负责人金磊介绍,该镇敬老院由镇卫生院托管,形成以医院为主导,养老、医疗并立的服务模式,目前该养老中心居住的基本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此外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镇卫生院老人科的作用,还能充分调动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切实保障辖区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颐养天年。

(作者单位: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