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乳腺癌高发  预防有办法 孩子包皮要不要切? 上吐下泻?警惕诺如病毒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每6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 防治卒中并不难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乳腺癌高发 预防有办法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张秋芳 张晓辉

乳腺癌作为红颜杀手,早已成为全球女性健康的头号敌人。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每1~2 分钟就会多1名乳腺癌患者。在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尤其明显。从发病年龄来看,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较西方更年轻,发病率从20岁以后开始逐渐上升,45~50岁达到高值。

虽然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但乳腺癌并没有那么致命。我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73%,随着两癌筛查的开展及手术药物等治疗方法的革新,早期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女性患者都不会迎来死亡宣判书。

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乳腺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看不见,摸不着,也不痛不痒。在没有任何异常感觉的情况下,部分女性并不会主动到医院进行乳腺专科检查。专家提醒,做好乳房自我检查和乳腺肿瘤筛查,可以更好达到乳腺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预防目的。

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未找到乳腺癌的确切致癌原因,但已经发现诸多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高危因素:1.月经初潮年龄早(<12岁)、绝经年龄晚(>55岁)、不孕或初次生育年龄晚(>30岁)、哺乳时间短、停经后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等,均可增加或延长体内雌激素的暴露,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2.遗传因素也是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一级亲属(如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3.某些基因突变也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最常见为BRCA1/2基因突变。4.某些物理因素,如儿童时期接受胸部放射线治疗,也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5.不良生活方式与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例如,营养过剩、肥胖、高脂饮食、过度饮酒等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6.既往有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小叶瘤变病史。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中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比如遗传基因、月经初潮以及绝经时间等。但也有可以控制的因素,控制这些因素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1.减肥:控制体重能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如果过度肥胖,体内雌激素水平高,连男性也会有患乳腺癌的风险。对于中国人来说,BMI (体质指数)大于等于 24 就属于超重。BMI 计算公式: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2.健康饮食:少吃高脂肪的食物,避免增加外源性脂肪,建议多吃白肉、粗粮、蔬果等健康食物,尤其是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豆类、菌类、坚果类等食物应经常食用。纤维素存在于我们常吃的蔬菜、水果中,动物实验证实,高纤维饮食能够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因纤维素减少胃肠道对雌激素的重吸收作用,每天增加20克的纤维素摄入,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吸烟与喝酒都会伤害女性身体健康并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所以女性要戒烟戒酒。

3.放松心情:女性压力过大会引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容易造成内分泌紊乱,影响乳腺的正常调节而诱发乳腺癌。建议女性学会释放压力并保持心情放松,精神愉悦对于预防乳腺癌有积极的意义。另外还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影响内分泌水平而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4.生育及哺乳:妊娠可减少乳腺导管上皮反复增生复旧引起的基因突变和损伤堆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另外,有研究总结了来自30个国家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在所有已生育的妇女中,每12个月的哺乳,能降低4%的乳腺癌患病风险。

5.定期体检:进行规范的体格检查、乳腺彩超检查,部分女性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国内乳腺癌筛查推荐的起始年龄为 40 岁。如果是高危人群,应更早开始进行筛查。乳腺科专家建议在月经后4~7天进行规范的专科检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