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粤推进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 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广东强化医疗美容管理 “战疫情”演讲比赛总决赛在穗举行 《广东卫生健康年鉴》再获省级一等年鉴 “两新”组织党建负责人集中充电 韶关大力实施“人才兴医”战略 江门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发展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当前版:第1版:要闻
PDF原版下载
要闻
01

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罗湖医院集团东门社康中心外景。郑悦  摄
罗湖医院集团东门社康中心外景。郑悦 摄

深圳讯 40年来,深圳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深入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改变,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通过一系列改革,深圳主要健康指标持续稳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传染病发病率从1979年的1521.50 /10万下降到2019年的396.21/10万;2019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45岁,十年间提高近4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持续稳定在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国家队”落地深圳

全市医疗资源显著增加

40年前的深圳,卫生健康事业底子薄、基础差。40年后,深圳在不断提供医疗资源供给的同时,也积极引入“国家队”,在“补短板”的同时,打造卫生健康事业的“新高地”。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了翻一番,医疗卫生机构数由1827家增加至4437家,增长了1.4倍;床位数由2.28万张增加至5.65万张,增长了1.5倍,千人口床位数由2.20张提高到4.20张,其中原特区外地区千人口床位数由1.64张提高到3.62张;卫生工作人员数由6.77万人增加至12.43万人,增长了0.84倍,千人口医生数从2.05名提高到3.03名。此外,全市三级医院增加到47家,三甲医院从4家增加到18家,基本实现每个区至少配置1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配置1家社康机构。(备注:2020年上半年数据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

与此同时,深圳还引进名院名校来深办医,举办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等一批大学附属医院。

其中,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更是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国家队”。随着“国家队”的落地,深圳肿瘤、心血管等方面的诊治水平加快提升,全市市域住院率达到98.1%,2019年9万多名市外患者来深住院,肿瘤医院住院患者来自市外占比达40%。

引入“国家队”的同时,“深圳队”也有优异表现。以深圳市儿童医院为例,医院血液肿瘤科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血液肿瘤科之一。

打造“顶天立地”格局

成立重大疾病防治中心

在提供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深圳也立足打造“顶天立地”的医疗格局,实现全市一盘棋。

去年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顶天立地促健康”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格局。市属公立医院牵头建区域医疗中心,“主攻”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负责学科建设“顶天”;区属公立医院建基层医疗集团,“主攻”占比高达9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负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立地”。到2025年,深圳要组建23个区域医疗中心、23家基层医疗集团,一个“顶天”,一个“立地”,互相配合,共同组成全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顶天立地”的基础上,今年,深圳还成立了15个重大疾病防治中心,让区域医疗中心一肩扛起承担重大疾病防治的任务。与此同时,深圳也构建以重大疾病防治中心为“龙头”,联盟医院为“骨干”,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为“网底”的防治联盟,让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集团一起“促健康”,构建重大疾病“防治管”闭环。

居民卫生支出

占比逐年下降

深圳加大政府投入解决“看病贵”。通过在公立医院率先试行药品GPO集中采购改革和取消耗材加成,深圳大幅度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在此基础上,深圳还分三步调整2568项公立医院收费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的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在优化医院收费结构、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同时,每年还为患者减轻负担7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4+7” 药品集采等方式,市民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以抗癌药物培美曲塞为例,“4+7”药品集采前,最小制剂价格为9937.2元,而在“4+7”药品集采后,最小制剂价格为2776.97元,还不到以往价格的三成。

统计显示,近年来,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年下降,2018年下降到e14.42%远远低于全国28.8%的水平。

奋力打造健康中国

“深圳样板”

站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新起点上,深圳将继续发力,奋力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2020年5月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深圳人均预期寿命达83.73岁,较2019年的人均预期寿命81.45岁再提升2岁;婴儿死亡率不高于2‰,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高于15%,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等指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在医疗资源建设上,深圳也提出力争到2022年、2030年,分别有1-2家、3-5家医院进入全国医院排名榜百强。与此同时,通过深化与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以及境内外一流机构合作共建高水平医院、医学院、医学科研机构,未来深圳将推动更多医学优质资源集聚,在肿瘤、心血管等领域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专科疾病防治中心,在儿科、神经外科、口腔、眼科等领域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医疗中心或医学中心。加快中山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建设。

在“建高地”的同时,深圳也持续“强基层”。未来,全市将建成11家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12家专科专病医疗中心和20家基层医疗集团,实施社康机构、全科医生倍增计划,加强社康机构业务用房保障,到 2025 年、2030年,全市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逐步提高到5名、6名以上。

在应对突发重大疫情上,《实施意见》也要求提高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未来深圳构建“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传染病战略储备医院+发热门诊网络医院”为主体的传染病救治医院网络体系,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深卫信)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