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专版 提升健康素养  乐享银龄生活 科学改善居家环境  一起学做“不倒翁” 老人一摔就骨折  专家支六招防跌倒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当前版:第4版:专版
PDF原版下载
专版
04

老人一摔就骨折 专家支六招防跌倒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中医师 赵京涛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表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表

过年的时候,90多岁的莫婆婆刚准备起身送别来家里拜年的亲戚,一下子没站稳,脚打滑便倒在地上,左腿疼得不敢动弹。家属马上把老人送到医院,拍片发现左髋骨骨折。经过微创手术和快速康复治疗,莫婆婆很快就能从床上坐起来,扶着助行器在室内行走。那么,老人为何一摔跤就骨折?如何预防老人跌倒和骨折?针对这些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中医师赵京涛逐一为大家解答。

轻轻滑倒就骨折 “元凶”是骨质疏松

老人只是轻轻地滑倒在地上,怎么就会骨折这么严重呢?赵京涛表示,跌倒是65岁以上老人发生骨折的首位危险因素,也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数据显示,35%~40%的65岁以上居家老人,每年至少跌倒一次,其中30%~50%跌倒2次以上,50%的80岁以上老人家每年至少跌倒一次。由此可见,老人十分容易发生跌倒。若老人骨质疏松,骨密度和骨强度显著降低,骨头犹如朽木,轻微的外力,比如跌倒,就可能导致其骨折。骨质疏松是一种与年龄相关“静悄悄”的疾病,其导致的髋部骨折一年内的死亡率有20%,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另外,髋部骨折一年内20%会发生另外一侧或者其它部位再骨折,三年内40%会再骨折。甚至还有患者会反复跌倒发生多次骨折。不少患者家属都明显感受到,老人骨折后的生活质量下了至少一个台阶。虽然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大、很可怕,但可防可治。

“六招”科学防跌倒 骨质疏松要防治

专家针对不同患者及家属的特点总结“六招”能科学、有效地预防跌倒。

第一招:知多点

单纯依靠看病时听医生讲10~3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建议患者及家属好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学习相关健康知识。如利用手机搜索国家发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专业杂志、医院、专家等发布的科普文章等。另外,遇到问题及时记录,以便看病时咨询医生。

第二招:科学评估

利用《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表》从八个方面进行跌倒风险因素评估和分析,科学评估老人跌倒风险。总得分越高,代表跌倒的风险因素越多,提示跌倒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招:个性化预防

针对跌倒风险因素,采取具体的个性化防跌倒措施。下面主要介绍六点关键性、原则性建议,每一条还包括许多具体细节。

1.根据自学知识和医生指导,整理一套适合老人的防跌倒措施。

2.老人和家属要互相沟通,加强防跌倒的认识,一起掌握防跌倒知识。

3.改变家里容易导致跌倒的环境因素。比如,灯光太暗、地板湿滑、有门槛、没有安装扶手等。

4.借助工程装备防跌倒。比如,出院后至少半年以内使用助行器、拐杖行走,据统计这可降低髋部骨折15%~25%, 而且能提高老人自身防跌倒的自信心。

5.多参加社区开展的老年人防跌倒教育和干预。据统计,一社区开展干预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由17.71%下降至7.19%。

6.善于总结和整理,并在复诊时及时和医生沟通,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第四招:善用高科技

曾经有一位老人早上摔倒,自己不能爬起来拨打电话,等晚上子女回家才被发现。因此,建议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可在家里安装监控设备,以便家人及时查看。还可让老人穿戴智能设备,如佩戴警报装置。当老人感觉不适时,只要按一下按钮,相关联系人即时收到危险信号提示,可及时救治老人。另外,使用仪器监测老人的步态、肌力、关节活动情况,可以更好地指导康复。如果有条件,可以给家里老人佩戴心率监测装备、穿着感受压力的鞋子,子女或医生就可以实时远程监测其心率变化和步态等。

第五招:科学锻炼

运动是医生的一种处方,也是老人防病治病的“利剑”。医生通过测试老人平衡能力(包括静态、姿势、动态平衡能力综合评估),可有效地指导运动锻炼。科学的功能锻炼可以改善身体平衡,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骨密度,从而预防跌倒。功能锻炼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骨折三期辨证,不同时期在床上、座位或沙发上、地板上、家里、户外进行蹬腿、空中踩自行车、走路、慢跑、游泳、爬山等。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否则马上下床走路,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头晕、大汗淋漓等,也容易再次跌倒发生骨折。需要注意的是,单纯散步这类“不出汗”的运动并不足以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和跌倒。因此,建议老年人要参加力所能及、适合自己以及自己喜欢的锻炼,进行一定量的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中老年人发生关节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是肌肉力量不足,所以应“筋骨并重”,重视肌肉力量的锻炼。如在家里进行深蹲、俯卧撑、拉力器等训练,可以增强肌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原地踏步跑、八段锦、太极拳、慢跑等,运动时心率维持在“160-年龄”和“170-年龄”之间,则骨头会受到有效刺激,增加骨骼强度以及柔韧性、灵活性、平衡性。

第六招:全面预防

全面预防骨质疏松最容易做到、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光动奶D钙”,即指阳光、运动、牛奶、维生素D、钙剂。

阳光: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那么,如何晒太阳最好呢?晒太阳时,让皮肤大部分裸露出来,把脖子、上下肢全部裸露出来即可。每天至少晒20分钟,建议在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或下午三点到五点在阳光下走动或活动。

运动:运动量不足的人要增加运动量,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每次运动坚持30分钟以上,每周3~5次。最好选择有氧运动和负重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运动不仅强化骨骼,而且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

牛奶:补钙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喝牛奶,因为牛奶是营养素种类多、数量充足、质量高的天然食物。喝牛奶之前先吃一些淀粉类的主食促进吸收,一天喝200到500毫升左右。乳糖不耐受的人喝牛奶会腹痛、腹胀或腹泻,可以改为喝酸奶或吃乳酪。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喝奶会不利于铁的吸收,所以部分病症患者可能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食用奶类。

维生素D: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有重要作用,相当于钙元素的“搬运工”,促进钙吸收,提高血钙浓度。晒太阳不足或吸收不到位的人才需要通过口服补充剂的形式获取维生素D,可以选择易吸收的罗盖全等维生素D制剂。

钙剂:一些骨质疏松患者单依靠日常膳食还不能满足机体对钙的需求,则需要口服钙剂。有基础疾病患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有人以为只要天天喝牛奶或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其实这是误解,只有把防治骨质疏松作为一个全面的“工程”来抓,才会起到全面预防、协同互补的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