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脱离ECMO 顺利出院
广州讯 5月25日,从鬼门关走了一圈的73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石奶奶,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康复出院,与阔别已久的家人团聚。
2月7日,已经做了气管插管的石奶奶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转到广医一院,当时她的病情已经非常危重,呼吸极度窘迫。
2月10日,石奶奶的病情急转直下,发生休克,在呼吸机供氧浓度达到很高的情况下,她的外周血氧饱和度依然很低。彼时的她双肺损伤严重,已经承担不了全身器官的氧供。
广医一院ICU主任刘晓青果断决定,立即给她上体外膜肺氧合(ECMO)。一番紧张有序的忙碌之后,医生顺利为石奶奶安装了ECMO。
在早期的ECMO支持中,石奶奶的情况有所好转,尿量恢复、四肢变暖、呼吸平顺、外周血氧饱和度较好,但她依旧达不到ECMO脱机的指标。随着ECMO支持的时间越来越长,ECMO出现了血凝块,彩超检查显示,石奶奶的下肢出现了血栓。
换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面对石奶奶脆弱的双肺,医护人员一次次为她换膜。在此期间,广东省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广医一院党委书记、ICU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及科主任刘晓青带领团队严密监测石奶奶的病情。
在一次查房时,他们发现石奶奶尽管有了ECMO的支持,但双肺的潮气量还是达不到目标值。为了让石奶奶塌陷的肺泡重新复张起来,黎毅敏、刘晓青经过反复按压检查,终于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着力点,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将患者的腹部“托举”起来,既不影响ECMO的血流,又可以帮助她的肺通气。
为此,ICU护理团队专门安排“托举班”的护士,24小时轮流为她托起腹部,以维持一个较好的潮气量。即使在夜间,护士们托举的双手都不曾放下。
由于石奶奶“上”有气管插管呼吸机,“下”有ECMO管道,还挂有各种药物输液管,护士们在托举的过程中又要谨慎再谨慎,时刻观察胸廓起伏情况、紧盯着呼吸机监护屏幕。
2月24日,石奶奶连续两次核酸检测转阴。3月1日,在经历21天的ECMO支持后,她终于成功脱机。
尽管撤离了ECMO,但并不意味着脱离了危险,石奶奶的双肺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主管医生刘冬冬说,由于患者年纪较大,又经历了ECMO治疗,全身的血等于全部换了一遍,病情依旧非常危重,“我们给她提高了呼吸机的支持力度,严密监测呼吸、血氧及循环,加强各项液体管理、气道管理,丝毫不敢松懈。”
经过ICU团队寸步不离守护,石奶奶的病情渐渐好转,呼吸机的支持力度不断下调,ICU团队还为她制定详细的康复锻炼计划。
4月21日,医生成功为她拔除了气管插管。
出院当天,黎毅敏、刘晓青专程前去探望她,石奶奶已经可以自行下床行走,她紧紧握住他们的手说:“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不仅救了我,更是救了我们这个家!”
回忆起那段难忘的经历,石奶奶几度泪目:“我当时不能动,医生就抱着我做康复锻炼;有个护士摸着我脚凉,得知我没有袜子的时候,悄悄去买了袜子给我穿上;我有时候心情不好,他们就过来安慰我,讲笑话给我听……他们真的是把我当做亲人一样来对待。”
(广医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