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竭尽所能为患者战斗到最后 智能机器人“上岗” 提供便捷服务 阳春市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校园防控应急演练 携手抗疫防痨  守护健康呼吸 24小时不停歇  严守“外防输入”关口 牢固坚守国门防线

当前版:第2版:新闻
PDF原版下载
新闻
02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继续坚守武汉

竭尽所能为患者战斗到最后

张阳 刘文琴

医疗队员正 在转运患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供图
医疗队员正 在转运患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供图

医务人员反复核对患者信息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供图
医务人员反复核对患者信息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供图

广州讯 3月2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转运患者。随着其他医疗队陆续撤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31人医疗队,在把原本负责的7楼东病区患者转运到8楼西病区的同时,还把其他准备撤离的医疗队负责的重症患者也收治进来。

自2月7日出征武汉以来到3月28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已经在武汉前线坚守了50天。“作为国家医疗队,我们会战斗到最后,直到最后一名患者救治结束。这既是责任担当、慎终如始,也是给还没有出院的患者一颗定心丸、一份信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领队、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说道。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队员、病区主任周明根介绍,在医疗队刚进驻协和医院西院区时,为了满足应收尽收的要求,紧急改造病区,把7楼东病区改造为重症病区,患者最多时50个床位全部住满。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7楼东病区还剩下10名住院患者。

“不过,隔离病房在西区,东区是清洁区。因此,我们队员每次进入7楼东病区颇费周折。”周明根表示,前一段天气骤热时,队员们离开隔离病房,返回到清洁区时,皆汗流浃背,精疲力尽。为了方便管理,同时确保队员的安全,医疗队决定把7楼东病区的医疗设备和全部患者整体转运至8楼西病区。此外,医疗队还把其他准备撤离的医疗队负责的重症患者——7楼西病区的8名患者和13楼东病区的9名患者,也都收治进8楼西病区,继续为患者提供救治。

此前,医疗队在7楼东病区里把一个独立病房改造成小型ICU,运用重症医学科诊治流程和管理方式,配备具有ICU工作经验的医护团队。这次搬迁病区,医疗队把这个“逸仙ICU病房”也移植到新病区,继续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深度救治。

“我们医疗队的100人护理团队,原本有46名护士调配在另一个病区工作。不久前,这46名护士也全部‘归队’,回到我们全权接管的病区。人手更加充裕后,我们的护理工作开展得更加细致。”病区护理负责人、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邱逸红介绍,护理团队近期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是指导患者进行肺部康复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病人提出了在不同阶段的肺部康复训练,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医疗队副领队、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周雪贞提到,由于每个班次都要大量的护理人力对重症患者进行一对一特级护理,护理工作量很大,一个班次下来,护士们往往精疲力尽。前段时间武汉气温骤升,在隔离病房里穿上厚厚防护服非常闷热,工作起来比以往辛苦了不少,但大家都毫无怨言,继续坚守岗位。

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副书记林道炜介绍,目前仍未出院的患者,要么病情尚属危重,要么基础疾病非常复杂,都是医疗救治的“硬骨头”。“越到最后,救治难度会越大。我们会继续坚守,啃下这块‘硬骨头’,竭尽所能为每一名患者战斗到最后。”林道炜说。

(张阳 刘文琴)
栏目: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