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再入新方舱
接管方舱医院两百余张床位
本委讯 2月2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援鄂医疗队在经过42小时、4个班组24人的紧急待命后,带着“广东经验”首批进入武汉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作为主要管理团队接管244张床位。
■ 广东医生当起了“大管家”
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在新建的过程中,用上了很多的广东经验。“从病房环境改造、仓储管理、抢救室布置,到分诊流程、院感防护,我们都参与到了其中。”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援鄂医疗队队长劳炜东表示。
广东经验不只是出想法、方案,还要具体的落实。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根据安排被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其中A区由广东医疗队负责,B区由江西医疗队负责,C区由天津医疗队负责。在几支队伍中,只有广东医疗队有进入方舱的经验。因此,广东医疗队承担起了其他队伍的岗前培训工作。
得益于此前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积累的江汉方舱医院经验,广东医疗队承担起了“大管家”——住院总医师的责任。在方舱里,“住院总”是否得力直接决定了方舱医院能否有效运转。
“所有的转进、转出、区域内的协调、医生排班等问题,都需要住院总来协调。让我们承担这一角色,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挑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援鄂医疗队队长劳炜东介绍。
■ 方舱医院用上了“广东诊疗路线”
在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中,广东医生除了做起了“大管家”,还在方舱患者的治疗流程上想起了办法。方舱患者多为新冠肺炎轻症,很多患者入院后最迫切的就是想知道自己在方舱的住院流程。为此,广东医疗队结合前期方舱医院的经验搞起了创新,为方舱治疗的患者建立了直观、可视的方舱患者诊疗路线图。
该诊疗路线图是一个包含患者从入院时间、核酸阳性时间、首次复查时间结果、D2次复查时间结果、末次CT时间、症状选择的信息表。
创新虽小但实用。“不同的患者情况不同,治疗一段时间后,面临的下一步阶段也会不同。当一名医生要面对几十名病人的时候,多记住一点有用的信息对于患者来说都是重要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医生组代理组长林劲芝表示,尽管方舱中已经在使用电子病历系统,但穿着防护服6个小时后,眼罩上的雾气已经非常大,点开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患者的交接并不现实。“有了诊疗路线图,可以把患者的情况全部放在一张纸上,患者在方舱中的诊疗进行到了哪一步一目了然,这样既能让患者心里有底,也方便医生管理。”林劲芝说。
(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