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食物塞牙非小事  如何清理更高效 冬至养生:静养防寒护初阳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饭前喝奶助你止饿不发胖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冬至养生:静养防寒护初阳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 池晓玲科普团队

图一
图一

今年12月22日进入冬至节气。冬至在十二辟卦中属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一阳来复,象征阳气的初生,故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在中医养生学中,保护初生的阳气是养生的重要环节,因而要重视冬至的养生保健。只有保护好初生的阳气,并使其逐渐壮大,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精神调养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教授认为,冬至时节精神调养仍以静养为主,建议保持心境清静、宁神定志、清心寡欲以顺养初生的阳气。具体应做到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生活知足无嗜欲,精神畅达乐观,以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起居调养

冬至是“一阳初生”的重要时刻,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冬至时节睡好“子午觉”不但有助于一天之中阴阳之气的更替,更有助于一年之中阳气的涵育,以期下一年的阳气充足,少生疾病。

另外,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冬至到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民间有冬至过后开始“数九”的习俗,从冬至就开始“入九”了,此时天气较冷,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更应如此。

此外,冬至节气可配合刺激关元穴调养身体。关元穴,古人称之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取穴方法:关元穴在脐下3寸(四指横放即为3寸),腹中线上。日常保健方法:每天温灸关元穴3~5分钟,或者按揉、震颤关元穴。震颤即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快速、小幅度地上下推动,至局部有酸胀感即可。还可以将代温灸膏等贴在关元穴上,以温通透穴。在冬至节气刺激关元穴,可以起到温肾助阳、补火生土的功效,尤其适合伴随腰背怕冷、手脚冰凉、腹泻尿频、夜遗带下等症状者。

运动调养

冬至宜进行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但要做到劳而勿过,避免损伤阳气。可散步、练八段锦等,导引方面则可选择《遵生八笺》中的十一月中坐功。每晚睡前平坐,伸开两脚,双手握拳,按在双膝之上。向左、向右轮流缓缓扭转躯体至极点,反复做2~5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稍作调息吐纳,再将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

饮食调养

冬至时阳气初动,火力方微,此时天气进一步转冷,阳性闭藏,饮食调养宜减辛、苦二味,以养肾气。可选择羊肉、牛肉、海参、鸽子肉等血肉之品来滋养脏腑,以及采用核桃、枸杞、杜仲、益智仁等滋补肝肾之品来进行调补,以起到“微微生火”的效果。而寒凉或发散的食物如瓜果、辣椒等则应少吃慎吃。

其中,益智仁是食疗佳品。中医认为,益智仁味辛、性温,有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呕吐、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等症状或者肾气亏虚所致的遗尿、尿频、遗精、白浊等病症。对于一些脾肾虚寒所致的病症,益智仁“单刀赴会”即可起到佳效。《世医得效方》曾记载:治疗脾虚腹胀伴有阵发腹泻,日夜不止,诸药不效者,用益智子仁二两,煎汤服用,有效。《经效产宝》中也提到,对于妇女虚寒崩漏,将益智仁炒后研粉,每次取一钱(约3克)与少量盐,冲入米汤服用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益智仁属于温热之药,阴虚火旺者或因内热而患遗精崩带者忌服。下面推荐两道益智仁药膳食疗供大家参考。

益智仁粥

材料:益智仁粉(将益智仁洗净,晒干或烘干后研为细末)5克,糯米50克,生姜(切丝)15克,精盐适量。

做法:将淘净的糯米放入砂锅里,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粥,待粥快好时,调入生姜丝、益智仁末、精盐,稍煮片刻便可食用。

功效:有温脾胃,暖肾阳的功效,适合冬至节气服用。

益智仁乌鸡汤

材料:黄芪20克,淮山30克,益智仁10克,生姜3片,黑枣4枚,乌鸡1只。

做法:将药材浸泡片刻,取出备用。乌鸡清洗干净后,飞水去血水,切小块。将上述材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1小时,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具有温补脾肾、益气养血、收涩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的体质虚弱、脘腹隐痛、腹胀泄泻等症,也可用于小便量多、尿频、遗尿等病症。

栏目:节气话养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