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本委讯 近年来,我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医改决策部署,结合省情实际,以“县强、镇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为主线,以提升能力和激发活力为重点,蹄疾步稳、综合施策,推动基层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基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 补齐短板,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2017~2019年,广东各级财政投入500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补齐基层医疗软硬件短板。为加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实施全省190家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将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为县医院。在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推动10000家村卫生站公建标准化建设,至今年7月,已完成6772间村卫生站。同时,启动县级急救服务体系建设,为县人民医院配齐76种关键设备。
此外,实施千医下百县、百名首席专家下基层、千名大学生下基层等计划。为县级医院培养管理干部、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每年订单定向培养1400名大学生。规定城市“三甲”医院每年5%的中级以上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一年。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填洼计划,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管理和业务骨干人才。设立基层全科医生特设岗位,省财政按每个岗位每年6万元安排补助。将村医补贴标准提高到每村每年2万元,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开展组团式帮扶,由城市“三甲”医院派出医疗团队对口支援县级医院。
◆ 创新机制,激发基层内生动力
为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我省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完善基层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将“两个允许”细化成“六个允许”。
同时,实行“县招县管镇用”,鼓励建立“人才池”制度,编制和人才可在全县统一调配和流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欠发达地区取得中级职称后连续在基层工作满10年的紧缺专业卫生技术人才,直接认定为副高级职称。推行基层卫生机构院长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赋予院长用人权、做事权、分配权。
◆ 多措并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同质化
为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促进信息互联互通,我省出台促进 “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完成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县级医院远程医疗平台全面上线,20个省级远程医疗中心与56家县级医院实现了信息连接,年底前将覆盖到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省定贫困村。全省1438个贫困村用上了人工智能医生助手和医疗可穿戴设备,9月底将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据悉,我省已初步建成广东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汇集广东近1亿常住人口的基础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精准分析县域居民就医流向、病种和费用等信息,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推进医联体建设方面,我省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制订出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等政策文件,逐步完善医保支付、服务价格等政策,建立考核指标体系,规范医联体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组建城市医疗集团70个、县域医共体206个、专科联盟232个、远程医疗协作网78个。省部属医院牵头建成15个重大疾病和短缺医疗资源专科联盟。
此外,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签约居民获得感。实行分类签约、有偿签约和差别化签约,制定各类人群不同类型服务包、签约服务费标准,满足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建设省、市、县三级培训基地,开展为期六年的家庭医生团队“滚雪球”项目培训,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水平。
(粤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