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基层卫生展现老城市新活力
广州市荔湾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四个出新出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在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全科人才、提升信息化水平、传承中医药特色、落实家医签约等方面真抓实干,基层卫生展现出新活力。
据了解,荔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量近5年来年均增长约14%。今年1~6月业务量同比增长14.43%,占区属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的52.2%;2018年人均收入约23万,实现业务量、人员收入提高。
“两个50%”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奖励性绩效工资
荔湾区此前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荔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办法》等文件,进一步深化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同时,该区还出台了《荔湾区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评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及《荔湾区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项奖励办法(试行)》,在保证基本工资的前提下,拉开分配档次,建立重技术、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奖励机制。
在统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结余的基础上,该区以“两个50%”方式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奖励性绩效工资,即:允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收支结余的50%用于增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另外50%作为全科医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中心主任管理绩效奖励经费。这也是荔湾区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政策的重要体现。
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超九成
2013年,荔湾在全市率先探索医疗联合体模式,联合5间三级医院、7间二级医院和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全市第一个医联体。此后,医联体服务网络不断延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医院联合区内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构建“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医共体”合作协议,在站前、南源等5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慢病管理工作室”,通过培训队伍、制定规范化流程、制定个性化服务包等多种措施,让慢病患者得到标准化、连续性管理。
荔湾区联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中医龙头机构,荔湾区中医医院、荔湾区骨伤科医院组建中医医联体或专科联盟,在社区开设“名中医工作室”,把优质中医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医联体内的专家下沉社区坐诊、带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了自上而下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也可以到上级大医院学习。医联体的建立对社区医生而言,是提升能力的机会;对于患者而言,名优专家下沉社区检查,双向转诊通道建立,为他们带来诸多方便。
截至今年6月,荔湾区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91.3%和95.7%。
社区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近年来,荔湾区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已实现社区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所有社区的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家庭签约服务,都已经把中医药融合进去。
该区全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孕产妇等人群为重点,深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推出平价“中医特色服务包”,增强签约服务吸引力;将中医药融入“医养结合”,促进养老与养生相结合;将中医药融入产后康复,开展妇女儿童中医保健工作;将中医药融入传染病防治,实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中医药防治方案;完成中医体质辨识系统联网升级,广泛开展中医体质辨识。
同时,该区不断拓展社区中医服务能力,综合运用中医康复手段,对脑血管后遗症、退行性关节疾病等进行康复治疗;依托区中医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在社区中心推广针灸、艾灸、拔火罐、刮痧、中药浸泡、中医耳穴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社区开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达40余种。
(荔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