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红等出席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
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
侯家辉 摄
本报讯 12月5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珠海横琴召开。粤港澳三地政府主管部门共同签署《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合作备忘录》,达成建立粤港澳三地政府主管部门定期协商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中医药资源整合共享、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合作、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和诊疗合作、推进中医药健康领域拓展合作、丰富中医药文化交流打造粤港澳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中心等六大共识,14个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项目现场签约,进一步加强了粤港澳中医药合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局长李展润,珠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协调部副部长张强、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秘书长王新东出席会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主持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作总结讲话。
“共同探讨中医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共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余艳红讲话时提出,一要以促进互联互通为目的,建立三地中医药联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解决制约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的体制机制,促进标准、人员、产品等全要素的动力联通,为中医药高地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二要以立足三地需求为导向,支持广东打造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特别鼓励深圳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推动中医药发展;支持香港建设首家中医院和中药检测中心,满足香港民众多元化健康需求;支持澳门建设好粤澳合作中医药产业园和中医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澳门进行适度多元发展。三要以强化协同创新为宗旨,整合三地优势资源,围绕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推动在大湾区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研究设立国家中医药科技研发专项、关键设备装备重大专项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四要以助力“一带一路”为目标,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针灸培训中心、中医药科技孵化平台、中医药服务出口实体机构,推动建设大湾区国际中医药材交易平台,建立健全新机制,促进中医中药走出去,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中医药底蕴深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具备良好基础,中医药发展在塑造健康湾区和推动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大有可为。”会上,段宇飞作主旨演讲并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的设想和建议:一是探索共同建设湾区中医医联体和医疗中心。珠三角9地市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率先与港澳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还要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服务圈为目标,推动构建覆盖粤港澳三地的中医药“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发展区域性医疗中心。二是共同促进湾区医疗人才流动。支持港澳医务人员到广东开展学术交流和私人执业、短期执业,尤其是在中医药、医养结合、全科医生等领域,为港澳医务人员“北上”开辟更多“方便之门”。三是共同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为引领,充分发挥区域内临床、科研、人才优势,着力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推动多学科、跨行业、海内外广泛合作,以助力大湾区健康产业发展,让大湾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中医药发展成果。四是共同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粤港澳三地应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合作创新,探索开展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会上,国医大师孙光荣、周岱翰等作了主旨演讲。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政府和中医药教育、医疗与产业界代表约300人参加大会。
刘欣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