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养生:养阳固阴宜温补
今年12月7日进入大雪节气。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我国下雪范围增广,下雪量也大,故名大雪。此时,我们在精神、起居、运动、饮食方面需要具体做些什么调整呢?
精神调养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教授认为,大雪节气,气温进一步下降,天灰风冷,易使人的情绪处于低落状态。此时调整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轻松活动,微微出汗,放松情绪,这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起居调养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以固护阴精阳气为本,宜少泄津液。池晓玲教授强调,要尽量“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同时,冬季寒气容易侵袭身体,应该“去寒就温”,故保暖是大雪节气的养生重点,要做好头部、胸部、足部的“御寒”措施。推荐每天睡前用温热的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起温通经络、驱散寒气之效。虽然保暖防寒很重要,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不可暴暖,尤其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二、不可久闭门窗,因为这个节气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另外,大雪时节降水较少,天气干燥,易伤津液,此时可通过按揉血海穴来保健养生。血海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肝血虚、膝关节疼痛等。在大雪节气按揉血海穴可改善津血不足的状态。取穴方法:屈膝时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也可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日常保健方法:每天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力量不宜过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运动调养
大雪节气虽以静养为主,但也应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运动量以微有汗出为宜。可散步、慢跑、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也可练习《遵生八笺》里的“坐功”:仰面躺在床上,上身用力前倾,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上如托重物,双膝上抬,使身体尽量蜷缩,双脚做蹬踏动作,各做5~7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9次。
饮食调养
大雪时节肾气正旺,心肺衰微,饮食宜增苦味,忌咸,兼补肺胃,可多吃猪肝、莴苣、莲子、羊肉、鸡肉(乌骨鸡)、鹌鹑、北芪、党参、熟地、黄精、枸杞子、山药、栗子、核桃及杏脯等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另外,因为大雪时节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橘子、苹果、冬枣等以生津润燥。
同时,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机,大雪时节以温补为宜,同时注意固肾补脾。推荐使用芡实搭配其他食材制膳进补。中医认为,芡实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胃、肝经,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肾虚不摄所致的遗精、淋证、小便不禁,以及由于脾虚不摄引起的大便泄泻、黄白带下等症。虽然芡实应用广泛,但也有禁忌。《随息居饮食谱》提到:“凡外感前后,疟痢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尤其大小便不利者禁服。下面推荐两道适合大雪节气食用的芡实药膳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羊肉芡实粥
材料:羊肉150克,芡实30克,莲子50克,大米300克。
做法:将羊肉切成细片,莲子、芡实、大米过水洗净。把以上材料同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制至粥烂,加少量生姜丝、精盐即可。
功效:此粥有补肾固精、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也适合大雪节气进补用。
淮山芡实排骨汤
材料:淮山50克,芡实100克,黑枣4枚,生姜30克,排骨200克。
做法:将淮山洗净切块,芡实、生姜、黑枣洗净,排骨洗净切小块待用。在锅中加入500毫升清水,放入淮山、芡实、生姜、黑枣、排骨用武火煮开,再调至文火煲约2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温阳益气、健脾固摄的功效,尤其适合脾气亏虚所致的便溏久泻、纳食不香、面色萎黄、四肢逆冷者。
栏目:节气话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