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普有趣起来!
张政是广州市海珠区疾控中心的一名传染病防控人员,毕业于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系,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12年,爱好趣味科普创作,开设微信公众号“老笨趣味科普”,开展群众科普宣传工作。他常说:“群众愿意看,并且能在趣味中学到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是我坚持工作之余创作的最好动力。”
让科普有趣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健康教育发展方向,为此,笔者带着好奇走近了张政医生。
问:为什么自称老笨,是什么原因让你自己有了创作趣味科普的想法?
老笨:因为性格耿直经常“说错话办错事”,为自省我就自称“老笨”了。一路走来,非常感谢身边领导、同事、亲友们对老笨的包容、鼓励和帮助。花儿因有人欣赏而美丽,有幸相遇,感恩一生!
我主要是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病媒生物监测、消毒杀虫技术指导等工作。在长期的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居民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的重要性。以往健康宣教依靠口口相传、派发单张、张贴海报等形式,现在有了传播力更好的新媒体,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效果更好。最关键的是门槛低到只需要会打字,让我萌发了创作的想法。
有一年,流感流行,有些学校的班级80%以上孩子都病倒了。看到流感“欺负”孩子们,脑海中浮现出孩子们生病哼哼唧唧的样子和身边家长心疼又无助的画面。想着为孩子们做点事,决定创作一套学校常见传染病趣味科普文。《誓死攻占校园作战方案》(学校传染病科普)算是我的趣味科普雏形,制作成课件在海珠区校医培训中讲课反响很好。只要师生家长愿意看,我就愿意去写,并且努力把它写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易记。当发现老师家长因看到我的传染病防控知识科普文而有所触动之时,成就感满满。
目前我创作完成的作品挺多的。其中《倾倒积水,身无分“蚊”》在“老笨趣味科普”个人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发表,以本文为素材的《蚊界不能说的秘密》在健康中国、广东疾控、广东中医药、广东爱国卫生等众多微信公众号及搜狐、网易等平台号发布或转发,累计阅读量5万以上,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
问:工作和创作有冲突吗?两边兼顾遇到什么困难吗?
老笨:走上趣味科普之路源于更好完成工作的初心,将专业知识转化成能为民所用的知识,一方面让民众了解知识、增强意识,另一方群众会更加相信我们、支持我们,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冲突,相反还能相互促进。
多年前我把很多工作内容做成了《布雷图的眼泪》《积水的眼泪》《传染病漏报的眼泪》《速度与激情6给我们de启示》《广州市蚊口普查方法》《小怪兽被气炸了》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课件,开始在培训班上给大家“讲故事”,传播效果非常好。2011年海珠区健康讲师比赛中,使用课件《倾倒积水,身无分“蚊”》演讲,也荣获二等奖和最佳口才奖,高兴之余也感受到了好的作品一定要有传播力。
刚开始,创作了作品不知道哪里发,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我在朋友的建议下注册了个人头条号“老笨趣味科普”,发布《倾倒积水,身无分“蚊”》和《既生瑜何生亮——来自手足口兄弟的叹息》等文章。后来又注册了个人微信公众号“老笨趣味科普”。刚注册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的那段日子很难忘,就像小时候父母给买了小霸王游戏机,那份满足和畅快,想玩就玩的心情,非常特别。白天工作,晚上或周末就静下心来创作。虽然将科普搞出趣味是件烧脑的事,但能在创作中享受到灵感带来的快乐,加上亲友都很支持,所以累并快乐着。
问:对于趣味科普,你有什么期待或建议?
老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通过健康促进手段,实现健康水平的提升,从影响健康因素的前端入手,就是把“预防为主”的理念落到实处,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这一行动的出台,无异于为我们这群疾病预防工作者打了一剂强心针,有了美好的蓝图和强力的政策支持,我觉得未来的海珠区会有更多形式多样、接地气且有趣的科普作品诞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也会更加努力去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将健康知识更好地通过形象生动科普作品进行传播,为推进健康文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海珠区卫生健康局)
栏目:健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