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国庆长假勿忘护眼 心血管病患者秋季健康锦囊 寒露养生:滋阴润燥莫悲秋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心血管病患者秋季健康锦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黄月星 吴琪

夏秋交替时正是心脑血管疾病频发的时候,不少心血管病患者开始感到忧虑:明明自己按时吃药了,怎么血压却忽高忽低就是控制不好?怎么最近心绞痛发作那么频繁?怎么最近老是头晕?而这一切的“诱因”都是气温降低和昼夜温差增大。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黎镇赐指出,多项研究都表明,气温对血压有明显影响。当气温降低时,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全身血管较温暖炎热时明显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同时为了保证全身供血,血压会明显升高。一般来说,温度每降低1℃,收缩压升高1.14mmHg,舒张压升高0.58mmHg。当天气突然变冷或者早晚温差较大时,血压波动会更明显。同时老年人因为血管弹性差,血压波动就更为显著了。

此外,秋季没有了夏季的燥热,天气逐渐转凉,人们的胃口也随之逐渐打开。此时,腹腔内脏器官血管扩张,血流充足,以保证消化器官的工作需要。如果进食过量,为保证内脏血液供应,给急需处提供保障,那么四肢血管会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除气温变化和饱餐之外,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也可引起血压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可能是由于血压高时,动脉壁承受较高压力,导致其内皮细胞损伤,“坏胆固醇”(LDL-C)容易进入动脉壁,形成泡沫细胞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长期进行性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冠心病及脑血管供血不足等疾病,而血压的骤升骤降更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诱因。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此时正是出门旅游的旺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跨省、跨国等跨地域旅游自然避免不了气候的跨越,同时人们在旅途中看到美食、美景不仅容易暴饮暴食,而且容易情绪激动,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比平时更多。因此,无论是出门在外还是在家,心脑血管病患者都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合理用药,遵医嘱服药,切勿擅自停药或自觉不适才吃药,出门在外也不例外。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及记录基本信息、疾病状况的应急卡片等应急用品。第二,注意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尽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高油、高盐、高糖或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第三,保持情绪平稳,切勿大喜大怒。第四,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及充足的睡眠。第五,如果血压一直居高不下,要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黎镇赐)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