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明年全面竣工
大力推动医院“强筋健骨”
梅州讯 为给全县群众提供温馨、优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今年以来,梅州市蕉岭县中医医院以新院迁建为契机,以人才培养为抓手,以病人满意为导向,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为目标,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前,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封顶,待投入使用,将大大改善该县群众的就医环境。
有序推进医院迁建项目
据了解,蕉岭县中医医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的标准进行整体搬迁升级建设,选址城南桂岭新区,规划用地3.3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250张,总投资金额2.67亿,总建筑面积37650平方米,配齐76种关键医疗设备。目前,蕉岭县中医医院迁建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已于今年8月19日全面封顶,现阶段正进行屋面建设、地下室外墙土方回填、人货梯安装及检测、室内砌墙等工作。预计明年全面竣工。
蕉岭县中医医院从今年2月开始进行新设备的紧急采购招标准备工作,至今紧急采购的设备大部分已到位。首批紧急采购的设备价值约45万元,包括呼吸机、无创呼吸机、便携式快速血液分析仪、纤维支气管镜、机械排痰机等,这些先进设备都是重症医学科建设的必需根基,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关键“武器”。下一步,医院计划采购价值数十万元的医疗设备,包括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设备、经静脉心脏临时起搏器、便携式呼吸机等。
培优人才强化“造血”功能
发展好中医药事业,打响中医药特色品牌,人才是关键。蕉岭县中医医院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理念,通过进修学习、短期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的培养力度;利用好结对帮扶的机会,助推医院发展。
今年1月,番禺区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叶雨华到蕉岭县中医医院帮扶,挂任该院副院长一职。挂任期间,他参与到蕉岭县中医医院的管理、临床诊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工作。
叶雨华一来到蕉岭县中医医院,便着手对该院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和摸底,他发现医院存在诸多薄弱的方面,“医院整体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薄弱,医生缺乏系统的急救能力培训,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不全等。”
为尽快提高该院整体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叶雨华一有空便与院长共同探讨医院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研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主要是关于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救治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血气分析的判读、心肺复苏的实践与最新指南的解读等。他开展了新技术和诊疗项目,包括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深静脉置管术、呼吸机的呼吸支持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等,拟开展急性脑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经静脉心脏临时起搏术等先进诊疗技术和项目。此外,在他的帮助下,医院进一步健全了绿色通道抢救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畅通生命绿色通道,引进各种先进的诊疗设备,极大地提升了急诊医学科及内儿科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各种原因中毒、呼吸心跳骤停等有较强的综合救治能力。
叶雨华挂职以来,举办了数场全院性专题学术讲座和多场科室业务学习,抢救了多位危急重症病人,开展了中心静脉置管、无创正压通气、气管插管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并针对医院业务发展和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多良好的建议和意见,为该院发展带来了激情和活力。
为进一步培优人才,今年2月,蕉岭县中医医院派出青年骨干到番禺区中医院进修,学习标准化的膏方制作技术,为推广应用中药膏方做准备。4月,该院依托番禺区中医院的平台,引进一名脊柱领域的专家,协助骨伤科拓展脊柱领域的新技术、新项目;同时还引进一名重症护理骨干担任护理队伍的“领头羊”,深化医院整体的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管理水平。通过医疗专家团队的学术指导、专业培训和技术帮带,提高该院医疗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为新院搬迁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悉,蕉岭县中医医院接下来将引进三甲医院专家团队协助医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拓展脊柱领域新技术、新项目以及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增添新设备,为该院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何锐雄 曾艳蕻)
栏目:强基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