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 科学应对宝宝发烧
图一
发烧(发热),是婴幼儿生病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父母“遇热色变”,有一种发烧恐惧症。但发烧本身不是疾病,是免疫系统在病原体的刺激下激活身体防御系统的一种表现。父母若贸然地让婴幼儿退烧,未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而是应该把握正确的处理原则,避免使用不当的退烧方法,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准确测量体温
有的妈妈用自己的额头或嘴唇去贴宝宝的额头,感觉有些热,就判断宝宝是发热了。实际上,“感觉热”是非常不靠谱的,准确的体温还是需要靠体温计来测量。而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值,而是一个范围。临床上通常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温度为标准,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深部的体温。但临床测量口腔、腋下温度更为常见。一般以腋下温度36℃~37.4℃为正常体温。临床工作中通常将肛门温度≥38℃或腋下温度≥37.5℃定义为发热。依据不同的腋下温度可进一步细分:37.5℃~38℃为低度发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另外,孩子的体温容易波动。活动、哭闹、进食后、衣被过厚、室温高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孩子的体温发生变化。因此,体温升高还需要鉴别是生理性的体温升高还是疾病状态所致的体温升高。如果发现孩子发热,必须1日至少测量3次体温,做好记录。宝宝流鼻涕、咳嗽、胃口、大小便情况及用药情况也要如实记录,以便提供给医生参考。
正确看待发烧
不少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只有弊没有利,高烧甚至还会“烧坏脑子”。发烧确实对于宝宝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高烧。由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未发育成熟,高烧容易引起抽搐,造成脑部缺氧,也可能造成心率过快而引起心衰。但是,单纯的高烧不会直接对脑部造成损伤。除非宝宝有脑炎、癫痫的病史或家族史,这时就要小心,发病并伴随高烧会导致颅内病变。
尽管如此,但发烧只有弊没有利这种想法也过于片面。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抵抗病原入侵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调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发热有利于抑制致病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同时令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发热温度越高,说明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但并不意味着疾病越严重。
科学护理用药
那么,宝宝发烧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应保持清凉,适当减衣。在体温上升期若宝宝手脚冰凉,身体发热,可减少衣服但穿上袜子。可以洗温水澡或用温毛巾擦拭全身。但有些物理降温的方式需谨慎使用,如酒精擦浴或给小于2岁的宝宝使用冰枕等。另外,如果宝宝出现手脚发凉、全身发抖且口唇青紫(三者同时出现),应谨慎进行物理降温。其次,注意补充水分。喝牛奶、果汁、白开水、电解质液都可以,一定要多喝液体,预防脱水。可适当进行室内活动,多睡觉。家长还要注意监测体温。
如果宝宝腋下体温≥38.5℃以上且伴有不舒服,可以服用退烧药。既往曾经有过发热惊厥情况的,可能需要提前服用退热药。对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安全性较高,每6小时服用1次,每天最多4次;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布洛芬(美林)退烧作用较强,每6小时服用1次,每天最多4次。另外,之前网上讨论比较多的关于退烧药交替使用的问题,目前多国的发热指南已统一了意见,交替用药控制体温不适用于家庭,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宝宝存在以下情况,则应尽快就医:年龄<3个月;体温>40℃,超过24小时;体温>38.5℃,超过72小时;发热伴随剧烈呕吐或腹泻;发热伴随全身或部分身体抽搐;发热伴随吞咽困难、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精神差,活动少,较烦躁,与日常状态很不一样;口干、泪少、尿少且黄;剧烈头疼、颈部硬、小宝宝的囟门明显凸出;热退24小时后,再次升高。除上述情况之外,若对宝宝的病情拿捏不准或无法自行处理则应就医。父母在将宝宝送往医院的同时,务必做好护理,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宝宝的不适感。
避开常见误区
误区一:体温大于38.5℃必须用药。
使用退烧药的目的不是降温,也不是治病,而是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全身不适。如果体温大于38.5℃,但没有不舒服的表现,还活蹦乱跳或安静睡觉,即便是高热,也可不用药。要注意,如果低烧,但精神差、不舒服,可以酌情给药或及时就医。
误区二:孩子睡着发烧必须要叫醒喂药。
是否叫醒宝宝喂药应该取决于他(她)的睡觉状态。如果孩子很安静,呼吸稳定,不需要叫醒;如果睡觉躁动不安,呼吸急促,可以叫醒喂药。
误区三:退烧药可以预防热性惊厥。
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并不能防止热性惊厥发作。
误区四:温水擦拭或洗温水澡可以退烧。
温水擦拭或者洗澡可以暂时缓解高烧,但没有退烧功效,当孩子不配合洗澡或者擦拭的时候,不必勉强。
误区五:发烧要捂汗。
孩子发烧后,不要捂。捂,不利于孩子体表散热,容易造成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