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传承红色精神  锤炼党性修养  增强使命担当 国务院印发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让百姓共享“健康红利” 提升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省卫生健康委开展全省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手把手培训工作 新闻速览 近千人贴敷“三伏灸” “六大项目” 助力健康扶贫 全省健康素养平均水平力争达22%

当前版:第2版:新闻
PDF原版下载
新闻
02

广州市越秀区携手贵州省罗甸县长顺县脱贫攻坚

“六大项目” 助力健康扶贫

杨验

广州讯 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卫生健康局通过打造中医帮扶项目、AI诊疗帮扶项目、医护康联合查房项目等“六大项目”助力健康扶贫。越秀区支援对口帮扶贵州长顺、罗甸医院的多个学科从“零”到 “有”、从 “有”到 “优”,为当地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生队伍,造福罗甸县、长顺县百姓,不断推动医疗帮扶工作“出新出彩,走在前列”。

中医帮扶项目让中医特色疗法造福于民

在健康服务中,“简便廉验”的中医服务尤其适于贫困地区解决健康问题。越秀区派出中医专家到帮扶点开展驻点帮扶工作。其中,越秀区中医医院主治医师黄剑卫在罗甸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期间,针对当地医院中医康复科患者少、技术薄弱等问题,以及全县颈椎腰腿痛、中风等患者较多的情况,开展中医传统特色疗法项目,手把手教授针灸、穴位埋线疗法、整脊技术等中医适宜技术,规范了当地医院治疗方案。半年后,罗甸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每天住院人数约为90人,每月出院人数达300多人次,现成为全院龙头大科,就诊人数全院第一、服务满意度第一。

AI诊疗帮扶项目让信息交流更便捷

越秀区与长顺县相隔千里,但是互联网使两地的信息交流变得更便捷。越秀区骨伤康复医院联合有关公司在长顺县人民医院启动了“越顺”AI诊疗帮扶项目,建立了“互联网+远程会诊”,突破了时间、空间、区域的限制,建立了“点对点”远程会诊、咨询、培训系统,帮助诊断疑难患者和定期开展远程教学活动。

医护康联合查房项目提高患者满意度

查房是提高诊疗水平的重要方法。广州市正骨医院在长顺人民医院建立了骨科工作站,创新推出“越顺”医护康(即医生、护士、康复师)联合查房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医护康密切协作,共同加速住院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科室将医护康分为两大组,在总负责人及组长带领下指导医护康小组共同管理患者。护士、康复师参与诊疗计划的制定,医护康共同参与查房与病例讨论,在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提供整体医疗服务;医护康共同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围术期健康宣教,指导功能锻炼,同时做好重点患者的观察、交接和解释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

乡村医生培训基地项目培养乡村骨干医生

乡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守护人,提升他们的医技水平是解决农村健康问题的关键。越秀区光塔街社卫中心主任医师何彬在挂职长顺县代化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期间,针对代化镇医疗条件差、医务人员紧缺、年轻医师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年老医师知识结构老化、医疗水平不高等情况,建立了“越顺”乡村医生培训基地项目并配合“广黔”两地建立全科医学和中医药特色工作站,制定乡村医生课程,进行全科医学及特色中医工作及教学,开展专题培训20余场。同时,帮助卫生院建立现代管理与薪酬分配制度。

儿科特色治疗项目让当地儿科强起来

儿科医师短缺,农村尤甚。长顺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没有门诊治疗室,儿科治疗手段以住院输液为主,对此,驻点帮扶的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叶诏炜协助医院开设儿科门诊治疗室,开展了“越顺”儿科特色治疗项目,引入“鼻负压置换治疗”“咽部特殊治疗”“脐疝填塞治疗”等治疗项目,实现病房减压分流,减轻了住院部的压力,也减轻了患儿家庭负担。现在,住院患儿从每天100~120余人次下降至现在的每天40~50余人次。

此外,叶诏炜还协助医院建立高危儿专科门诊,对高危儿从出院开始即进行系统的生长发育管理及指导,对婴幼儿精神运动发育早期评估等方面进行带教。

健康科普直通车项目让群众重视健康

为普及卫生科普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越秀帮扶专家开展“越顺”健康科普直通车项目,整合越秀区选派在黔南“组团+驻点”帮扶医疗专家队伍的资源优势。由中医康复、儿科、药剂科、护理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健康宣讲团,分别开展《常见外伤应急处理》《青春期的健康教育》《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颈椎病的预防》等专题讲座。目前讲座已开展8期,普及群众700余人。

(杨验)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