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夏天游泳谨防“红眼病” 盛夏暑湿难忍  妙用藿香祛暑解表 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排行榜 “有口难开”也是病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夏天游泳谨防“红眼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李晓姗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很多家长们带孩子们去游泳降温。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池水经过消毒的正规泳场,泳池中依然可能存在“漏网之鱼”,潜伏着一些可以引起“红眼病”的病菌。

红眼病6~9月易发接触传播为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眼科主任于健表示,入夏游泳运动开始流行, “红眼病”也成了这时眼科门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这种病传染性极高,如果开始只有一只眼发病,另一只眼往往也在劫难逃。小儿生性好动,如不注意预防,往往一个孩子得病很快就会蔓延全家甚至整个幼儿园,让人防不胜防。尽管如此,“红眼病能传染,但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只要看上一眼就能被传染。”于健解释,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健康的眼睛只要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手等,就会受到传染,在几小时后或1~2天内发病。所以,与红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脸盆或处于同一游泳池等就有可能染病。

红眼病起病急早发现及时治疗

正常情况下,眼睛的结膜具有一定防御能力。但当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时,结膜组织发生炎症,这称为结膜炎。而“红眼病”是人们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眼睛发红、结膜充血(或出血)、分泌物增多的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结膜炎的俗称。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往往起病较急,感染后多在一两天内发病。早期眼睛会有异物感并且怕光、发痒、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最典型的症状为结膜充血、眼睑水肿。部分患者还会有全身不适、头痛、发热、鼻塞、喉痛等症状。部分孩子在发病时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等。

因此,于健提醒,一旦发现孩子眼睛发红,伴有疼痛和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避免病情加重和造成疾病传播。同时,由于急性结膜炎的病程一般在7~10天左右,如果没有及时对症用药,往往容易导致角膜病变,久治难愈。另外,红眼病一定要坚持彻底治疗,即使用药后症状消失,也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以防复发。

游泳戴泳镜勤洗手不共用毛巾

对于预防红眼病,于健给出了以下建议:

1)注意用眼卫生。在红眼病流行期,减少去一些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去游泳一定要选择卫生条件比较好、正规的游泳池,佩戴泳镜,不戴隐形眼镜。游泳前后最好能滴一两滴抗菌素眼药水,可有效预防红眼病。

2)避免共用毛巾等。避免接触红眼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患者所使用的毛巾、浴盆以及一些公共用具等。

3)勤洗手。红眼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眼-手-眼”。如果出门在外不注意,比如在公交车上抓过扶手或接触其他公共场所的用具后,不自觉地用脏手揉眼睛,就可能染病。因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为重要。特别是从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场所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注意要用流动的水洗手。手脏千万不要揉眼睛,因为即使手上附着了病菌,只要不接触到眼睛,也不容易被感染。

4)提高免疫力。很多细菌、病毒都是在人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侵入而致病。因此,提高免疫力可以防止红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饮食清淡,适量运动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于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